2008年2月8日傍晚,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门前星光熠熠。
长达百米的红毯两侧,挤满了手持长枪短炮的媒体记者和热情影迷。
中影集团为《南京照相馆》举办的千万级庆功宴,其阵仗丝毫不逊于任何一场国际电影节颁奖礼。
“现在走向红毯的是《南京照相馆》导演李扬和女主角宋轶!”主持人的声音透过音响传遍全场。
闪光灯瞬间连成一片银海。
李扬身着剪裁得体的黑色西装,宋轶则是一袭典雅的白色礼服,两人并肩而行,在签名墙前驻足。
这是自电影下映后,主创团队的首次公开集体亮相。
红毯上星光璀璨,除《南京照相馆》全剧组外,陈凯歌、冯小刚等资深导演,凭借《集结号》刚获得票房成功的张涵予,以及甄子丹、陈坤、周迅、小燕子、黄晓民等当红影星皆陆续亮相。
就连远在香港的刘德华也特意赶来,他在接受红毯采访时笑道:“六亿票房,这是我们所有华语电影人的骄傲!”
他是投资人,他投资电影多年,也亏损多年。
《南京照相馆》是极少数挣钱的一次投资,也是最成功的一次。
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庆功宴主会场内,巨大的水晶吊灯下,一座仿照电影中“南京照相馆”设计的舞台格外引人注目。
舞台中央的电子屏上,鲜红的“6.14亿”数字熠熠生辉。
中影集团董事长韩三坪首先登台致辞,他意气风发地回顾了投资《南京照相馆》的历程。
“在中影每年收到的数百个项目书中,我们独具慧眼地发现了这个特别的剧本。
事实证明,这块璞玉经过精心打磨,已经成为中国电影史上最璀璨的明珠之一!”
台下,王紫逸悄声对李扬说:“扬子,听这意思,中影是把头功揽到自己身上了。”
李扬淡然一笑:“应该的,没有中影的支持,就没有今天的庆功宴。”
掌声稍息,全场灯光聚焦于环形屏幕,一场精心设计的票房征程可视化演示正式开始。
屏幕浮现“2007年12月24日”字样,《南京照相馆》首日票房柱状图从零点开始攀升,最终定格在1580万元。
“上映首日即创纪录!”主持人高亢的声音中,《南京!南京!》的票房柱状图瞬间变灰消散。
接下来,数据持续飙升:
12月25日:票房逆跌至1680万元;
首周末三天:连续逆跌,累计票房突破4800万元;
上映第7天:累计票房突破9800万元。
随着《南京照相馆》上映进入第二周,票房数据仍然在快速攀升。
上映第10天:票房突破2亿大关,《南京!》1.72亿的票房数据被远远抛在脑后。
上映第14天:票房突破3亿。
2007同年上映的《集结号》2.35亿,片名变灰消散。
2005年《无极》2.5亿总票房,片名变灰消散。
同样当年上映的《投名状》2.9亿,片名变灰消散。
随着时间的不断推进,代表《南京照相馆》票房的那道银光逐渐变成金色。
《南京照相馆》票房票房数据也从3亿快速向4亿冲去。
2004年《功夫》票房冠军3.2亿,片名变灰消散。
当票房来到3.7亿时,1998年《泰坦尼克号》创下的3.61亿记录也被超越。
不过片刻的功夫,2006年《满城尽带黄金甲》票房冠军3.9亿,也被超过。
而此时,等待在前方的是好莱坞的一座大山。
《变形金刚》:它在内地的总票房是4.2亿的天文数字。
但此时,《南京照相馆》票房已经来到了4亿。
离4.2亿不过一天的距离。
终于,上映来到第二十天……
屏幕右侧的“2007年电影排行榜”上,《变形金刚》在内地取得的4.2亿票房柱状图,在《南京照相馆》突破4.3亿时黯然变灰消散。
会场内响起阵阵惊呼,多位制片人交头接耳:“这才二十天啊!”
代表《南京照相馆》票房数据依然在快速攀升。
那道金光,快速的,孤独的,一路前行。
此后前路,再无对手。
上映第28天:突破5亿;
上映第35天:突破5.8亿;
上映第42天:突破6亿。
最终在票房数据在“6.14亿”这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定格。
全场灯光骤亮,黄金色的“6.14亿”数字占据整个环形屏幕,下方浮现一行大字。
中国电影新纪元: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就在所有人以为庆典即将进入常规的祝酒环节时,李扬缓步登台。
“感谢韩总,感谢中影,感谢每一位为这部电影付出过努力的人。”
李扬的声音平静而有力,“但今天,我最想感谢的,是那些在片场默默付出的伙伴们。”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整顿华娱:我先开刀路川太郎!请大家收藏:(m.qbxsw.com)整顿华娱:我先开刀路川太郎!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