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根据整个团队极其精细的预算,《流浪地球》要达到基本的工业化质感与视觉奇观,总投资额至少需要两个亿。
这笔钱在2008年的中国影市,堪称天文数字。
巨大的资金缺口横亘在眼前。
连中影、映艺这样合作愉快且实力雄厚的伙伴都望而却步,还能从哪里找来投资?
压力之下,确实要换个思路了。
既然无法一蹴而就,那就迂回前进。
之前想拍战狼,原因只是想给《流浪地球》先打造个战狼主角。
现在,看来有更多必要先把战狼推上前台了。
他的思路越来越清晰。
一个“以战养战”的计划在他脑中迅速成型:再造爆款、积累资本、绑定利益。
你们不相信我能连续打造爆款?
那我就再做一部!
用一部成本可控、类型明确、回报周期短的商业片,再次证明自己的市场洞察力。
新片一旦成功,自己手头的资金将更加充裕,届时应对《流浪地球》的投资也将更加从容。
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个新项目,将更多合作伙伴的利益与自己深度捆绑。
打造一个“一荣俱荣”的生态圈。
独自航行固然有诸多好处,但组建舰队才能穿越更大的风浪。
《战狼》,在很多外人看来。
这将是一部能将《南京照相馆》已验证成功的主旋律商业片模式,与动作类型元素完美结合的作品,能够延续之前的优势。
李扬再次坐在了韩三坪面前。
这次,甚至剧本的粗搞都没有。
他带来的只是一个关于“战狼”的片名,还有一句话的核心概念:
一部展现当代中国军人血性与担当的现代军事动作片。
不出所料,韩三坪几乎没有犹豫,当场拍板:“这个项目,中影投了!”
他的逻辑非常简单。
“《战狼》和《南京照相馆》,骨子里是相通的。”
“都是把主旋律拍得好看,让观众心甘情愿买票的商业大片。”
“这条路子你走通了,我信你。”
“你这个项目,我在公司内部说服其他决策者会容易很多。”
消息不胫而走。
当李扬即将启动新作《战狼》的消息在圈内传开时,可谓应者云集。
此前《南京照相馆》的巨大成功,让李扬成了资本眼中点石成金的保证。
许多公司甚至只是听闻风声,便主动找来,希望能参与投资,分一杯羹。
面对纷至沓来的橄榄枝,李扬有着清晰的规划。
他深知,要想行稳致远,必须构建自己的“资本朋友圈”。
他并没有选择吃独食,而是有意地筛选了一批有实力、有资源且理念相近的公司。
比如吕建民的春秋时代,以及具备强大发行能力的北京文化等,向他们分配了有限的投资份额。
最终,《战狼》的投资架构迅速确立。
李扬的青锋的公司作为主控方和最大投资方,中影集团紧随其后,春秋时代、北京文化等数家机构则分享了剩余份额。
这种架构既保证了李扬对项目的绝对主导权,又将诸多实力伙伴拉上了同一艘战船,初步形成了一个以他为核心的利益共同体。
站在青锋影业的办公室窗前,李扬望着楼下熙攘的车流。
墙的一边,是代表着未来与梦想的《流浪地球》;
另一边,是肩负着现实责任与资本期望的《战狼》。
他用《战狼》的“现实”为《流浪地球》的“梦想”护航,用一次确定的成功,去赌一个更伟大的可能。
“那就先让‘狼’来吧。”李扬轻声自语。
喜欢整顿华娱:我先开刀路川太郎!请大家收藏:(m.qbxsw.com)整顿华娱:我先开刀路川太郎!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