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木棉村,阳光把田间的木棉花晒得通红,“木棉非遗工坊”的院子里,晒满了刚染好的浅红色棉布,像铺了一地的晚霞。张秀莲正带着几位大婶做木棉花缠花,她们的手指翻飞,金色丝线绕着干花瓣,很快就成型一朵小巧的缠花。“昨天直播卖了八十支发簪,今天得赶紧做出来,别耽误发货,”张秀莲边绕线边说,脸上满是干劲,“现在咱们做的缠花,不仅在网上卖,还被城里的文创店订了货,以后再也不用愁木棉花卖不出去了。”
樊赟每周都会来工坊一趟,看看大家的进度,解决遇到的问题。这天,她刚走进工坊,就被几位大婶围住,手里拿着新设计的缠花样品——有的把木棉花和小珠子串在一起,有的在缠花上绣了迷你福字,还有的做成了书签的形状。“樊老师,你看这些样式能不能卖?”一位大婶紧张地问。樊赟拿起样品,笑着点头:“这些样式都很好,既保留了木棉花的特色,又有新创意,下次直播就推这些新品。”
为了让工坊的产品更多元,樊赟还教大家做木棉香包。她带着大家把晒干的木棉花磨成粉,混合薰衣草、艾草,装进用木棉染布做的小袋子里,再用丝线绣上简单的花纹。“这种香包能驱虫,还能散发出淡淡的木棉香,特别适合放在衣柜里,”樊赟边演示边说,“大家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调整里面的香料,比如喜欢花香的就多放薰衣草,喜欢草药香的就多放艾草。”
大婶们很快就掌握了香包的做法,她们做的香包,既有传统的方形,也有可爱的圆形、心形,还在上面绣了木棉花、蝴蝶等图案。在一次直播中,这些香包一上架就被抢空,不少网友留言:“香包味道很好闻,放在衣柜里,衣服都带着淡淡的香味。”“支持木棉村的手作,既实用又有意义。”
随着工坊的生意越来越好,村里的年轻人也陆续回来加入。大学生小林之前在城里做电商运营,听说村里的工坊需要人,就主动回来负责网店的运营和客服。“现在工坊的网店粉丝越来越多,咱们可以做些定制款,比如客户提供照片,咱们根据照片做缠花,”小林和樊赟商量,“还可以搞些优惠活动,比如买汉服送缠花,提高客户的复购率。”
樊赟很赞同小林的想法,两人一起优化了网店的运营方案,还开通了“木棉村手作日记”专栏,定期发布村民做手作的照片和视频,让网友更了解产品背后的故事。专栏上线后,网店的粉丝量增长了不少,还有网友留言说:“看着村民们认真做手作的样子,觉得这些产品更有温度了,以后会一直支持。”
“轻折柳”的直播栏目越来越丰富,除了每周固定的手作教学和产品推广,还新增了“非遗助农探访”系列,每月带网友去一个有特色农产品的村子,了解当地的情况,帮村民推广产品。九月初,直播团队去了邻县的苹果村,村子里种了大片的苹果树,正值苹果成熟的季节,红彤彤的苹果挂满枝头,却因为交通不便,很多苹果都卖不出去。
直播当天,樊赟和凰慕带着镜头走进苹果园,果农老秦正在树上摘苹果,他拿着一个又大又红的苹果,对着镜头说:“咱们村的苹果都是施的有机肥,又脆又甜,就是路不好走,外地的收购商不愿意来,每年都有很多苹果烂在地里。”樊赟拿起一个苹果,咬了一口,笑着说:“这个苹果真的很甜,大家可以点击直播间的链接购买,不仅能吃到好吃的苹果,还能帮果农解决难题。”
倾喃则在果园里教大家做苹果干手作,她把苹果切成片,放在阳光下晒干,再用丝带系上,做成可爱的苹果干挂件。“大家可以把苹果干挂件挂在包包上,既能当装饰,还能随时吃,”倾喃边做边说,“苹果村的苹果很多,除了做苹果干,还能做苹果酱,以后咱们可以帮村民开发更多苹果相关的手作产品。”
直播两个小时,苹果村的苹果卖出去了两千多斤,还有不少网友在评论区留言,说以后会持续关注苹果村的产品。老秦激动地握着樊赟的手:“太谢谢你们了,要是没有你们的直播,这些苹果不知道要烂多少,你们真是帮了我们大忙了。”
“非遗助农探访”系列直播越来越受欢迎,后续又去了核桃村、葡萄村,帮村民推广核桃、葡萄等农产品,还开发了核桃壳手作、葡萄皮染布等非遗产品。每次直播,都有很多网友参与,有的购买农产品,有的提出手作创意,还有的表示想加入助农团队,一起帮村民解决难题。
除了助农直播,“轻折柳”还和学校合作,开展了“非遗直播课堂”,每周三下午,通过直播的方式,给偏远山区的学校上非遗课,教孩子们做简单的缠花、剪纸等手作。第一次直播课时,星光小学的孩子们坐在教室里,跟着樊赟学做缠花。阿明拿着丝线,认真地绕着骨架,虽然隔着屏幕,但他还是时不时举手提问:“樊老师,这个线要绕多少圈才合适呀?”樊赟耐心地回答:“绕三圈就可以了,绕的时候要拉紧,这样缠花才不会松。”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轻折柳汉服妆造工作室!三女主请大家收藏:(m.qbxsw.com)轻折柳汉服妆造工作室!三女主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