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的云南桃花村,寒意还未完全褪去,枝头却已冒出星星点点的粉色花苞。樊赟带着团队提前来考察,为“四季花旅”的春季路线做准备。村子坐落在山脚下,一条小河穿村而过,河岸两边种满了桃树,村支书老林说:“再过一个月,这些桃树就会开满花,整个村子都会变成粉色的,以前只有附近的人来赏花,现在有你们帮忙,肯定能让更多人知道咱们桃花村。”
团队在村里租了一间老房子,改造成临时工坊,用来教游客做桃花非遗手作。樊赟和倾喃研究出了好几款桃花主题的手作:用桃花瓣做干花嵌在树脂里,做成桃花书签;把桃花和艾草混合,装进用桃花染布做的香包;还教大家用粉色丝线绣迷你桃花,缝在汉服的袖口或衣领上。“咱们的春季汉服也要呼应桃花主题,”樊赟拿着设计稿,“用浅粉色的纱料做外层,上面用蜀绣绣出半开的桃花苞,内衬用桃花染的浅粉棉布,再搭配竹编的桃花发簪,既清新又有春日气息。”
为了让旅游路线更有特色,团队还和村民们一起设计了“桃花村十二时辰”体验——清晨跟着村民去山上采摘带露水的桃花,用来做桃花茶;上午在工坊学做桃花手作;中午吃桃花主题的农家菜,比如桃花糕、桃花粥;下午穿着汉服在桃树下拍照、写生;傍晚跟着村民学做桃花染布;晚上举办“桃花夜宴”,大家围坐在桃树下,吃着点心,听老村民讲桃花村的故事。
三月初,“桃花非遗花旅”路线正式上线,第一批游客就来了三十多人。清晨,游客们跟着村民上山,露水打湿了鞋面,却没人在意——大家小心翼翼地采摘着桃花,有的游客还把桃花别在发间,笑着说:“这才是春天该有的样子!”上午的手作课上,一位阿姨跟着倾喃学做桃花香包,她把自己做的香包送给同行的朋友:“以前旅游都是买现成的纪念品,这次亲手做的,更有意义。”
傍晚的桃花染环节最受欢迎。樊赟教大家把白布放进用桃花瓣、苏木煮成的染液里,“桃花染的颜色比较浅,要多泡几次,颜色才会均匀,”她边说边搅拌染液,“这种天然染料染出来的布,洗的时候会稍微褪色,但越洗越有韵味,就像春天的记忆,慢慢沉淀。”游客们拿着自己染好的布,有的计划做成手帕,有的想缝在汉服上,每个人都满载而归。
随着“桃花非遗花旅”的火爆,桃花村的变化越来越大——村民们开起了民宿,门口挂着用桃花枝做的招牌;村里的小卖部开始卖桃花手作、桃花茶;不少年轻人也从城里回来,帮忙带游客、做手作。老林笑着说:“现在村里每天都很热闹,村民们的收入比以前多了好几倍,大家都说是‘轻折柳’给咱们村带来了福气。”
六月的浙江荷花村,荷叶挨挨挤挤地铺满了荷塘,粉色的荷花点缀其间,远远望去,像一幅碧绿的画卷上缀满了粉色的宝石。“四季花旅”的夏季路线就选在这里,樊赟和团队提前两个月就来了村里,和村民们一起筹备。
荷花村的村民大多以种荷花、采莲子为生,老支书老何说:“咱们村的荷花不仅好看,莲子、莲藕都能吃,荷叶还能用来包粽子、做茶,就是以前不知道怎么把这些和旅游结合起来,多亏了你们。”团队和村民们一起规划了路线:上午带游客去荷塘采摘荷花、荷叶、莲子;中午用新鲜的莲子、莲藕做农家菜,用荷叶包饭;下午在荷塘边的工坊里,教大家做荷花主题的非遗手作;傍晚穿着荷花汉服在荷塘边拍照、赏荷;晚上举办“荷风夜话”,听老村民讲荷花村的传说。
夏季的荷花汉服,樊赟选了湖蓝色的面料,上面用蜀绣绣出盛开的荷花,花瓣用晕针技法,从浅粉到深粉,渐变自然,像真的荷花绽放在布上;领口和袖口用扎染的浅蓝布料,上面扎出荷叶的纹样;腰间系着竹编的荷花挂件,走路时叮当作响。“这款汉服既能体现夏天的清爽,又有非遗元素,穿在荷塘边拍照,肯定特别好看,”樊赟拿着汉服样品,给村民们展示。
手作环节,团队设计了好几款荷花主题的项目:用荷叶做叶脉书签,把荷叶煮软后,去除叶肉,留下网状的叶脉,再染上浅绿的颜色;用荷花花瓣做干花,嵌在透明的手机壳里;还用竹编做迷你荷花灯,晚上点亮后,放在荷塘里,像星星落在水面上。“我第一次做竹编荷花灯,”一位年轻游客拿着自己做的灯,兴奋地说,“晚上把灯放进荷塘里,看着它飘远,感觉特别浪漫。”
采摘荷花的时候,游客们都很开心,有的小心翼翼地摘着荷花,有的坐在小船里,伸手触摸荷叶上的露珠。一位带着孩子的妈妈,和孩子一起采摘莲子,孩子剥开莲子,递给妈妈:“妈妈,这个莲子好甜,比超市里买的好吃多了!”妈妈笑着说:“这是咱们自己摘的,当然好吃,以后有机会,还要带你来体验。”
随着夏季路线的火爆,荷花村的名气越来越大,不少游客都是慕名而来。村民们开起了“荷花民宿”,房间里摆着荷花手作,窗外就是荷塘;村里的荷塘边还搭起了观景台,供游客赏荷、拍照。老何说:“现在咱们村不仅卖荷花、莲子能赚钱,旅游、手作也能赚钱,村民们的日子越过越有盼头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轻折柳汉服妆造工作室!三女主请大家收藏:(m.qbxsw.com)轻折柳汉服妆造工作室!三女主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