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柳岸里,暑气正浓,“银发非遗手作工作室”的义卖刚结束不久,樊赟却突然病倒了。那天她正帮着整理留守儿童学校送回来的感谢信,突然觉得胸口发闷,眼前一黑,就倒在了工作台上。倾喃和凰慕吓坏了,赶紧拨打急救电话,把她送进了市医院。
医生检查后说,樊赟是长期劳累过度,加上之前颈椎旧伤引发的并发症,需要住院观察治疗,至少要卧床休息一个月。看着病床上脸色苍白、连说话都没力气的樊赟,倾喃红了眼眶:“都怪我们,之前总想着把事情做好,没劝你多休息。”凰慕握着樊赟的手,声音哽咽:“你安心养病,工作室和联盟的事有我们呢,不用操心。”
樊赟虚弱地笑了笑,拉着两人的手说:“别担心,我就是累着了,歇几天就好。养老院的老人们还等着咱们一起做手作,培训班的学员也还等着上课,你们别因为我耽误了正事。”话虽这么说,她心里却惦记着很多事——德国养老院还等着回复下一次跨国交流的时间,留守儿童学校的“非遗手作角”还没开始筹备,这些都成了她病床上的牵挂。
接下来的日子,倾喃和凰慕轮流在医院照顾樊赟。倾喃每天早上都会从家里熬好粥送到医院,帮樊赟擦脸、按摩手脚,缓解长期卧床的僵硬;凰慕则会把工作室和联盟的事整理成笔记,每天读给樊赟听,让她放心。有时老人们也会让程师傅和郑师傅代表大家来医院探望,带来自己做的竹编小挂件、漆器平安符,叮嘱樊赟好好养病,等着她回去一起编竹丝。
医院的日子单调又漫长,樊赟渐渐熟悉了同病房的病友——邻床是一位叫陈奶奶的老人,今年七十九岁,患了重病,医生说已经到了临终关怀阶段。陈奶奶很少说话,大多数时候都望着窗外发呆,偶尔会拿出一张泛黄的照片,照片上是年轻时的她穿着一件蓝色的旗袍,笑得格外灿烂。
有天倾喃给樊赟削苹果时,听到陈奶奶轻声对护工说:“这辈子没穿过几次好看的衣服,要是能再穿一次传统的裙子,像照片里那样,就好了。”这句话让三人心里都不是滋味,樊赟看着陈奶奶落寞的背影,突然对倾喃和凰慕说:“咱们给陈奶奶办个生日会吧,她生日快到了吧?我听护工说好像是下周。”
倾喃和凰慕对视一眼,立刻明白了樊赟的意思。她们悄悄问了护工,得知陈奶奶的生日确实是下周三,而且她从来没好好过过一次生日。“咱们就在病房里给她办个国风汉服生日会,让她穿上喜欢的传统服饰,开开心心过个生日,”凰慕说,“我联系联盟的年轻团队,让他们送几件汉服过来;倾喃你去准备蛋糕和小礼物,咱们一起给陈奶奶一个惊喜。”
离陈奶奶生日还有三天,倾喃和凰慕就开始悄悄筹备。凰慕联系了小周,让他从柳岸里的汉服工作室选几件适合老年人穿的汉服——要宽松舒适,颜色柔和,最好是传统的襦裙款式。小周接到消息后,立刻挑选了三件汉服:一件浅粉色的襦裙,上面绣着淡雅的兰花纹;一件天蓝色的襦裙,裙摆印着细碎的云纹;还有一件米白色的褙子,搭配同色系的裙子,显得格外温婉。
倾喃则去医院附近的蛋糕店,定制了一个小型的国风蛋糕——蛋糕上用奶油画了一朵盛开的牡丹,周围点缀着竹编纹样的巧克力牌,还在蛋糕盒上贴了老人们做的竹编小蝴蝶。她还特意去文具店买了几张红色的宣纸,打算写几张“寿”字,贴在病房里营造氛围。
生日前一天,联盟的年轻团队把汉服送到了医院,林晓还带来了自己做的非遗头饰——用珍珠和红色的丝线串成的发簪,还有绣着桃花的发带,说要给陈奶奶打扮得漂漂亮亮的。程师傅和郑师傅也特意从养老院赶来,带来了老人们一起编的竹编寿桃挂件,还有郑师傅做的漆器寿碗,说这是大家的心意。
生日当天一早,倾喃和凰慕趁着陈奶奶去做检查的功夫,悄悄布置病房。她们把“寿”字贴在病房的墙上,把竹编寿桃挂件挂在床头,把漆器寿碗放在床头柜上,还在窗户上贴了老人们剪的窗花。凰慕特意带来了一个小音箱,准备放一些轻柔的传统音乐,比如《茉莉花》《紫竹调》,让病房里多些温馨的氛围。
陈奶奶回到病房时,看到眼前的一切,惊讶得说不出话。樊赟在病床上笑着说:“陈奶奶,祝您生日快乐!我们知道您喜欢传统服饰,特意给您准备了汉服,您试试?”林晓拿着汉服走过来,温柔地说:“奶奶,这几件您看看喜欢哪件,我帮您穿上。”
陈奶奶看着漂亮的汉服,眼眶慢慢红了,她颤抖着伸出手,摸了摸浅粉色襦裙上的兰花纹,轻声说:“真好看,像画里的衣服一样。”在林晓的帮助下,陈奶奶穿上了浅粉色的襦裙,戴上了珍珠发簪,倾喃还帮她化了淡淡的妆。当陈奶奶坐在镜子前,看到镜中穿着汉服的自己时,眼泪终于忍不住掉了下来,这是她住院以来第一次露出笑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轻折柳汉服妆造工作室!三女主请大家收藏:(m.qbxsw.com)轻折柳汉服妆造工作室!三女主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