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侍省副都知张德钧,以一种符合他身份和此刻凝重气氛的、恰到好处的步伐,微微躬着身,倒退着离开了紫宸殿。直到殿门在身后轻轻合拢,他才敢直起腰,长长舒了一口气,后背的宫装内衬,已被冷汗微微浸湿。
伴君如伴虎。尤其是在回禀这种关乎宰相生死、可能牵扯朝局动荡的敏感消息时,每一句话,每一个用词,甚至每一个细微的表情和语气,都需反复斟酌,如履薄冰。
殿内,重新陷入了沉寂。
阳光透过高窗,斜斜地照射在光洁如镜的金砖地面上,映出皇帝柴荣独自端坐的、拉得长长的身影。他手指依然无意识地、有节奏地敲击着御座的扶手,发出“笃……笃……笃……”的轻响,在这空旷寂静的大殿里,显得格外清晰,也格外压抑。
张德钧带回的消息,信息量很大,也很……符合预期,却又处处透着诡异。
王朴确实病重,危在旦夕,面色蜡黄,气若游丝,全靠药力吊命——这是他亲眼所见,做不得假。王府上下愁云惨雾,王着公子慌乱无措,王夫人悲痛欲绝——这也是他亲身感受,情真意切。太医院束手无策,甚至连中的是何毒都难以确定——这似乎也印证了“恶疾”的凶险。
一切看起来都那么“合理”,合理得像是一出精心编排的……戏?
柴荣的眉头越皱越紧。
不对劲。
非常不对劲。
首先,是那个陆明。
张德钧描述中的陆明,“憔悴疲惫,眼布血丝,忧心忡忡,回天乏术”。这表现,对于一个竭尽全力抢救病人的医官来说,太正常了。正常得……有点过分。
柴荣虽然与陆明接触不多,但对此人却有种模糊的印象——跳脱,不羁,脑子里总有些奇奇怪怪的想法,做事往往不按常理出牌。水泥、望远镜、还有之前救治小皇子时那些闻所未闻的手法……这绝不是一个会轻易把“无奈”和“绝望”写在脸上的人。就算真的束手无策,以那小子的性格,恐怕也会梗着脖子嚷嚷着“我再想想办法”,或者干脆弄出点更匪夷所思的动静来,而不是像个传统郎中一样,坐在床边唉声叹气。
事有反常即为妖。
其次,是那个“牵机秘毒”。
前朝宫廷流传下来的隐秘毒药?银针难验?恰好被陆明从某本古籍中看到过验毒之法?
这巧合,也未免太巧了!巧得像是一个完美的、用来解释一切疑点的“剧本”!
柴荣从不相信巧合,尤其是在波谲云诡的政治斗争中。太多的巧合背后,往往隐藏着精心的算计。
是谁?有能力、有动机动用这种前朝秘药来谋害当朝宰相?是那些被王朴新政触动了利益的世家大族?是那些不愿看到北伐成功、希望维持现状的保守派文臣?还是……某些手握兵权、已经开始不安分起来的武将?
赵匡胤那张看似忠厚、实则深沉的脸,再次在柴荣脑海中闪过。是他吗?他有这个胆量和能力吗?若王朴倒下,谁最能从中获利?
柴荣的手指敲击扶手的频率不自觉地加快了几分。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柴荣了解王朴。
王朴此人,性格刚毅,意志坚定,如同顽石。就算真的中了剧毒,生命垂危,他也绝不会如此“安静”地、毫无声息地走向死亡!他一定会挣扎,会抗争,会在昏迷中也可能流露出痛苦或不甘的迹象,而不是像张德钧描述的那样,如同风中残烛,静静地等待熄灭。
这不像王朴!
种种疑点交织在一起,在柴荣心中形成了一个越来越清晰的念头:王朴的病,绝不像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王府里,一定隐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而那个陆明,很可能知情,甚至……是这一切的关键!
张德钧看到的,或许是王府想让他看到的。那么,真相呢?
柴荣猛地停止了敲击,霍然起身!
他不能坐在宫里,依靠别人传递回来的、可能被加工过的信息来做判断。他必须亲自去看一看!亲眼去看一看王朴,亲耳去听一听陆明怎么说!
但,不能以皇帝的身份。
他若摆开銮驾,大张旗鼓地去探病,看到的,必然还是那一套精心准备的“悲情戏”。他需要的是真相,是出其不意!
“微服!”柴荣眼中闪过一丝决断,“朕要亲自去一趟王府!”
这个念头一旦产生,便如同野草般疯狂滋长。
他立刻唤来殿外值守的、绝对忠诚的殿前司禁卫统领(非赵匡胤派系),低声吩咐道:“速去准备,朕要出宫一趟。轻车简从,隐秘行事。你去挑二十名最精干、口风最紧的侍卫,便装随行。再给朕找一套……嗯,寻常富商或致仕官员的衣物来。”
禁卫统领闻言,吓了一跳,脸色瞬间白了:“陛下!万金之躯,岂可轻涉宫外?若有闪失,臣万死莫赎!”
柴荣不耐烦地摆摆手:“休要啰嗦!朕意已决!快去准备!若走漏半点风声,朕唯你是问!”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柴周神医:开局被退婚请大家收藏:(m.qbxsw.com)柴周神医:开局被退婚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