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海升级为国家级高新区的消息,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的涟漪迅速扩散至城市的每一个神经末梢。
报纸头版、电视新闻、网络头条,无一例外地被这条喜讯占据。
街头巷尾,出租车司机、早点摊的老板、写字楼里的白领,都在兴致勃勃地谈论着这件事,言语间充满了自豪与对未来的憧憬。
市政府门前,甚至有几位上了年纪的老同志,自发地买来了鞭炮和锣鼓,用最传统、最热烈的方式表达着内心的喜悦。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节日般的欢腾,整个照海市都沉浸在前所未有的兴奋与荣耀之中。
然而,与外界近乎沸腾的欢庆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第二天上午九点,在市政府三楼常委会议室里弥漫的凝重气氛。
这是高新区领导小组在获批后的首次紧急会议。
与会的人员,脸上大多还带着昨日残留的兴奋,彼此交谈时,语气也难免有些轻快。
叶辰是最后一个走进会议室的。
他穿着一身深色西装,脸色平静,但眉宇间却不见丝毫喜悦,反而凝聚着一股沉静的力量。
他步履稳健地走到主位,没有寒暄,甚至没有一句开场白,直接示意会议开始。
“同志们,”他的声音透过麦克风,清晰地传遍整个会议室,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分量,瞬间压下了所有的窃窃私语,
“首先,我代表市委市政府,感谢大家在过去一段时间里的辛勤付出。国家级高新区的成功获批,是我们在座每一位,更是全体照海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
他顿了顿,目光缓缓扫过在场每一位核心干部的脸。
有些人迎着他的目光,似乎还在期待接下来的褒奖之词。但叶辰话锋陡然一转:
“但是,我今天召集大家开这个紧急会议,不是来开庆功会的,更不是来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的!”
他的语气加重了几分,“我希望大家能立刻清醒过来!拿到国家级这块牌子,是肯定,是机遇,但更是沉甸甸的责任和前所未有的压力!”
几句话,像一盆掺着冰碴的冷水,兜头浇下,让不少人的笑容僵在了脸上。会议室里落针可闻。
叶辰没有在意众人的反应,继续用他那沉稳而有力的声音剖析着当前的局势:“过去,我们照海高新区,是在省内的池子里游泳,对手是我们自己,是省内的其他兄弟园区。但从昨天文件正式下发的那一刻起,我们就不再是关起门来和自己比了。我们,照海高新区,已经被推到了国家级的竞技场上!”
他身体微微前倾,双手按在桌面上,目光锐利:“我们的每一项政策落地、每一个项目进展、每一次招商引资,都会被放在国家级的放大镜下审视!部委的领导在看,兄弟省市的同行在看,全国的专家学者和市场主体也在看!我们的任何一点成绩,会被放大;同样,我们的任何一次失误,哪怕是很小的失误,也可能被无限放大!这不仅关系到我们照海自身的声誉,更可能影响到全省乃至国家在高新技术产业布局上的战略考量!这个责任,我们担得起吗?”
他抛出的问题,像重锤一样敲击在每个人的心头。
“再看看我们的竞争对手。”叶辰切换了PPT,屏幕上出现了“临港高新区”的简介和产业布局图,“临港和我们同时获批,这绝不是巧合。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国家和省里希望看到的不是一枝独秀,而是‘双星闪耀’!是希望我们和临港形成良性竞争、共同发展的格局!”
他指向临港的布局图:“临港依托深水港和国际化优势,走的是‘外向牵引’的路子,这是他们的长项。而我们照海,之所以能脱颖而出,靠的是什么?是我们立足本土产业基础,培育内生创新动能的‘内生创新’模式!这条路子得到了认可,说明我们走对了!”
“但是,”他再次强调了这个转折词,“下一步,如何把‘内生创新’这篇文章做深、做透、做出更大的示范效应?如何在与临港的正面竞争中,继续保持我们的特色和优势,甚至在某些领域,与他们形成互补协同,共同打造区域创新高地?这些都是我们必须立刻思考、迅速行动的课题!容不得半点懈怠和自满!”
叶辰没有停留在空泛的动员和危机渲染上,他深知,在震撼之后,必须给出清晰的方向和路径。
他示意秘书张赫分发一份刚刚草拟出来的《近期重点工作行动清单》。
“下面,我部署几项硬任务,要求各相关单位立即启动,限时拿出方案。”他的语气不容置疑,恢复了那个雷厉风行的指挥官状态。
“第一,立刻启动《照海国家级高新区发展规划(未来五年)》的修订和提升工作!规划科牵头,各部门全力配合。标准要对标国际一流,不能只盯着国内几个先进园区了。目标要更具挑战性,不能是轻轻松松就能完成的。措施要更加精准有力,要具体到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创新链的每一个节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重生之警途重启,我要纵横官场请大家收藏:(m.qbxsw.com)重生之警途重启,我要纵横官场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