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五十四年夏的西北青海,夕阳把军屯的麦田染成金红色,可青海军屯主情报点的上空,却飘着黑褐色的烟 —— 八爷党余党达尔罕带着五个手下,趁着夜色放了一把火,火舌舔舐着情报点的木质屋顶,噼啪作响。
主情报员赵成从睡梦中惊醒时,浓烟已经呛得他睁不开眼。他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密信不能烧!” 他跌跌撞撞地冲到藏密信的木箱前,刚把箱子抱起来,一根燃烧的木梁就砸了下来,他下意识地用胳膊去挡,滚烫的木头烫得他 “啊” 地叫出声,手臂瞬间起了水泡。
达尔罕在门口看着这一幕,手里把玩着匕首,笑得残忍:“赵成,别费力气了,今天这情报点,就是江兰势力的坟墓!” 他说完,还故意把一张写着 “江兰势力不过如此” 的字条扔在火堆旁,然后带着手下消失在夜色里。
赵成忍着剧痛,把密信箱拖到后院的水井边,往箱子上泼水灭火,可箱子已经烧得变了形,里面的密信有三成被烧成了灰烬。他看着烧焦的密信,眼泪都快下来了 —— 这情报点是西北军屯的 “眼睛”,负责传递军屯的粮情和蒙古部落的动向,现在 “眼睛” 瞎了,军屯的防御可怎么办?
三天后,青海卫总兵的急奏送到了京城。江石头在京营议事厅里,把奏报拍在桌上,气得脸色铁青:“军屯粮情三天没传,蒙古部落最近天天调动,谁知道他们想干什么?要是八爷党再跟蒙古部落勾结,军屯的农户就要遭殃了!”
就在江石头为情报点的事焦头烂额时,瑞祥号江南分铺又出了乱子。
苏州分铺的掌柜王福,最近因为儿子大婚,心思根本不在生意上。这天早上,他给平准基金粮价做账时,脑子里满是儿子婚礼的流程,把 “玉米 1 石 2 两银” 的定价,误写成了 “1 石 3 两银”。价目牌一挂出去,农户周阿福就觉得不对劲 —— 他上个月买玉米还是 2 两银 1 石,怎么突然涨了 1 两?
周阿福拉着邻居去分铺对账,王福一开始还嘴硬:“平准基金的粮价就是这么定的,你懂什么!” 可当周阿福拿出上个月的购粮凭证时,王福才发现自己算错了。可他拉不下老脸认错,只说 “明天再改”。
这下农户们不乐意了。周阿福带领二十户农户,围在分铺门口,喊着 “新政也坑百姓”“平准基金是幌子”。消息传到江南巡抚那里,巡抚赶紧写奏报给京城,生怕再闹大,之前好不容易稳定的粮价,就要功亏一篑。
大宝在瑞祥号总铺里,对着王福送来的账本,气得直叹气。王福是跟着他五年的老掌柜了,平时做事很靠谱,怎么偏偏在儿子大婚的时候出这种错?平准基金的公信力要是降了,以后农户们还怎么信新政?
御书房里,胤禛看着桌上的两份奏报 —— 一份是 “青海情报点被毁”,一份是 “江南粮价出错”,眉头皱得能夹死苍蝇。他指着奏报,对江兰说:“兰丫头,你这势力铺得太大,可一个点破了,整个链条就乱了。八爷党要是再毁几个情报点,再煽动几个分铺出错,你这新政的根基,还能稳得住吗?”
江兰却很平静,她从袖中拿出一本《势力容错手册》,递给胤禛:“皇上,臣早就想到了这种情况。您看,每个情报点我都设了备用点,每个核心分铺都配了候补掌柜,就像人有两条腿,一条伤了,另一条还能走。这次正好,让八爷党看看,咱们的势力没那么容易垮。”
胤禛翻开手册,里面详细写着备用情报点的位置、候补掌柜的名单,还有应急启动的流程,他不禁点了点头:“好!那你赶紧动手,别让军屯和江南的百姓等急了。”
江兰立刻行动起来。她先让人去通知西北青海的备用情报点负责人李忠,启动备用情报点。
李忠今年四十岁,是青海本地的农户出身,以前跟着江柱子在军营里当过兵,因为护送军粮有功,被江石头选中做了备用情报点的负责人。他的备用情报点设在一个废弃的驿站里,入口伪装成菜窖,上面盖着稻草,放着几个咸菜坛,谁也想不到,这里面藏着传递情报的 “秘密基地”。
接到江兰的暗号后,李忠立刻召集三个备用情报员,按照演练过的流程行动。一个情报员扮成修渠的农户,去军屯里打听粮情;一个扮成贩马的商人,去蒙古部落附近盯梢;李忠则带着剩下的一个情报员,去接应受伤的赵成。
赵成见到李忠时,手臂上的水泡已经破了,还在渗血。李忠赶紧从江老实做的双层陶瓮里,拿出兰馨医馆的药膏,给赵成包扎:“赵哥,辛苦你了,接下来的事交给我们,你放心养伤。”
只用了六个小时,李忠就把军屯的粮情和蒙古部落的动向整理好了。他把情报写在防水的纸上,藏在空心菜坛的底座里,然后交给漕帮的人,让他们通过漕船送到京城。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大清卷王:开局给雍正打工》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全本小说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全本小说网!
喜欢大清卷王:开局给雍正打工请大家收藏:(m.qbxsw.com)大清卷王:开局给雍正打工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