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闻言,嘴角微微上扬。他停下脚步,转向刘封,羽扇在胸前一顿:治世之才,不在权谋,而在惠民。公子已得其中三昧。阳光透过羽扇的缝隙,在他清癯的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刘封正要答话,忽见前方街角转出一队人马。为首者身披锦袍,腰佩玉饰,正是刘表派来的使者蔡和。蔡和看到他们,明显一怔,随即堆起笑容快步走来。
孔明先生,真是巧遇。蔡和拱手行礼,眼睛却不住地在二人之间打量,不知二位方才在聊什么有趣的事?
诸葛亮羽扇轻摇,淡然道:不过是些农事节气罢了。蒯大人这是要去何处?
刘封注意到蔡和身后随从手中捧着的礼盒,上面赫然印着蔡氏的徽记。他心中一动,想起父亲昨夜的话,顿时明白了什么。
蔡和笑道:景升公特命在下前来,一是为贺新春,二是为邀请玄德公及诸位赴襄阳共庆元宵,并邀请了荆州名士共聚襄阳,举行荆襄诗会。他侧身示意侍从上前,这是江陵新贡的蜜橘,景升公特意嘱咐,要请玄德公尝尝鲜。
元宵诗会?刘封故作惊讶,景升公雅兴不减啊。
蔡和捋须笑道:正是。今年恰逢荆州书院建成十载,景升公欲邀荆襄才子共赋新词,玄德公仁德之名远播,若能莅临,必增光彩。
诸葛亮轻摇羽扇,似笑非笑:景升公盛情,亮必转告主公。
蔡和目光在二人之间游移一瞬,又笑道:对了,景升公还特意提到少将军——听闻长沙新政颇有成效,若能借此诗会与各郡贤达交流,想必大有裨益。
刘封心中冷笑。这哪是什么邀请?分明是荆州世家想借机探查刘备一系的动向,顺便敲打他这个在长沙不安分的长子。
但他面上不显,只是谦逊道:景升公厚爱,封愧不敢当。长沙小郡,不过是尽本分而已。若父亲允准,自当随行。他故意顿了顿,倒是听说景升公近来身体欠安,不知可有好转?
蔡和眼中闪过一丝异色,随即笑道:托玄德公的福,已经好多了。他看了看天色,时候不早,在下还要去拜见玄德公,就先告辞了。
待蔡和一行人走远,诸葛亮轻声道:少将军看到了吗?
看到什么?刘封疑惑地问。
诸葛亮用羽扇指了指蔡和离去的方向:他腰间新换的玉佩,是北方的款式。见刘封若有所思,又补充道:而且他说话时,右手一直按在剑柄上。
刘封心头一震。他这才明白,方才看似平常的寒暄中,军师已经捕捉到了这么多细节。
先生的意思是……
诸葛亮轻摇羽扇,低声道:会无好会啊。他的声音很轻,却带着洞悉一切的锐利。
刘封注意到军师的羽扇在说到二字时微微一顿,这细微的动作让他心头一紧。
我猜,诸葛亮继续道,目光转向刘封,蔡瑁、蒯越等世家见公子在长沙推行新政,打压豪强,洞庭剿匪,必不甘心。他轻轻叹了口气,此番诗会,恐怕要以文压人啊。
刘封眉头微蹙。他明白军师的意思——那些自诩清高的荆州士族,最擅长的就是在诗会上用典故、辞赋来刁难人。若在众人面前被难住,不仅颜面尽失,更会影响父亲在荆州的声望。
他们想看我出丑?刘封冷笑一声,那恐怕要失望了。
诸葛亮眼中闪过一丝讶异,羽扇停在半空:少将军已有对策?
刘封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望向路旁一株含苞待放的梅花:军师可还记得《楚辞》中路漫漫其修远兮的下句?
吾将上下而求索。诸葛亮下意识接道,随即恍然,原来如此……
不错。刘封嘴角微扬,他们想考校诗文,我便陪他们吟诗作赋……他压低声音,我这些年在老师后面,可不止学了治国之道。
诸葛亮闻言,羽扇轻掩嘴角笑意:看来亮是多虑了。不过……他忽然正色,蔡瑁等人必会请出庞德公这等名士坐镇,公子还需谨慎。
刘封郑重点头。远处,几个孩童的嬉笑声随风传来,在这初春的午后显得格外清脆。但此刻在他耳中,这笑声却像是一种提醒——即将到来的元宵诗会,看似风雅,实则暗藏杀机。
多谢军师提点。刘封拱手,封定不负父亲期望。
诸葛亮微微颔首,羽扇轻摇间,一片柳絮随风飘起,向着襄阳的方向飞去。
喜欢再续蜀汉的浪漫请大家收藏:(m.qbxsw.com)再续蜀汉的浪漫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