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得到林黛玉父亲林如海的举荐,贾雨村刚刚出任应天府尹不到三日,正在府衙中熟悉公务。忽然听得外面喧哗,有衙役急忙来报说是大街上出了人命案子。
贾雨村眉头一皱,知道这是他上任后遇到的第一桩大案,关系到自己在应天府的声誉,不敢怠慢,当即整理官袍,快步来到大堂。
只见大堂内已经摆设妥当,公案后高悬着“明镜高悬”四个大字的匾额,两旁站着手持水火棍的衙役,威严肃穆。
公堂之上,贾雨村缓缓走到公案后,先是环视四周,确认一切就绪后,这才正襟危坐在太师椅上。他身穿青色官袍,头戴乌纱帽,面容严肃的扫视着跪在堂下的众人。
除了跪在最前面冯渊,身后还横躺着田七那具已经僵硬的尸体,死者面色惨白,额头上还有明显的血迹。在冯渊身后,还有几名收过银钱,帮忙抬尸的路人,他们做为目击证人,低着头,规规矩矩的跪在堂下。
贾雨村轻咳一声,沉声询问:“堂下何人?报上姓名来历!”
冯渊连忙回答:“禀告大人,学生乃金陵童生冯渊,今日前来府衙,实在是有冤情要向大人申诉。”
贾雨村微微点头,然后严肃的问:“既然有冤要申,那你要告的是何人?所告何事?从实招来,不得有半句虚言!”
冯渊连忙回答:“回禀大人,学生要告的是薛家的公子薛蟠。此人品行恶劣,今日在大街之上,见学生的丫鬟莲儿生得美貌,竟然当街调戏侮辱,言语轻薄不堪入耳。莲儿不从,他便强行将其抢走。莲儿的父亲田七出来阻止,不想这薛蟠恼羞成怒,抄起木棍打在田七头上,一棍子将其打死。在场围观的众人皆可作证,田七的尸体也在此处。还请青天大老爷为民做主,还死者一个公道!”
贾雨村听完,唤来仵作吩咐道:“仔细检验死者伤势,看看致命伤在何处,是何凶器所致。”
仵作连忙上前,仔细检查了田七的尸体,禀报道:“回禀大人,死者头部有一处致命伤,从伤口形状来看,确实应该是木棍等一类的钝器一击致命。”
贾雨村又看向堂下跪着的几名证人,询问道:“你们几人可曾亲眼见到此事经过?若有半句假话,本官决不轻饶!”
那几名路人连忙叩头,异口同声的说:“小民等确实亲眼所见,薛大少爷先是调戏这位公子的丫鬟,其父田七上前阻止,便被薛公子一棍子打死。现场许多其他路人也都看见了。”
站在大堂外围观的许多百姓也纷纷确认,可谓是铁证如山,无可辩驳。
贾雨村听到这里,心中已有定论,刚要伸手从公案上拿起令箭,下令衙役前去薛府拿人,却在这关键时刻,眼角余光瞥见台下有一名衙差在向他使眼色。
贾雨村心中立时会意,知道这个案子恐怕没有表面上那么简单,当即清了清嗓子,对堂下众人道:“此案事关重大,容本官更衣后再审。”
冯渊看在眼里,心知不妙。眼见那个使眼色的衙差正是葫芦寺的小沙弥,要跟着贾雨村离开大堂,将隐秘之事相告,贾雨村便会偏向薛府。
情急之下,他也连忙以小解为名,跟了出去。一把拉住那个衙差小声的说:“葫芦寺中葫芦案,劝君莫言当年事,俗话说得好,祸从口出。”
那衙差听到这话,不由得愣了一愣,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不想有人竟然知道他的身世。原来这人正是当年在葫芦寺中伺候甄士隐的小沙弥慧净,后来寺庙被烧毁后,他便流落江湖,最终在应天府中谋了个衙差的差事。
冯渊见他还在犹豫,便悄悄从袖中摸出一锭银子,趁着四下无人,快速塞入了他的手中,然后若无其事的转身退回大堂。
慧净偷偷望了眼手中的银子,小心的塞入怀中,转身朝着府衙的偏殿走去。
偏殿中,贾雨村已经坐定,见慧净进来,便开门见山的问:“慧净,你刚才在大堂上为何要阻止本官去拿人?莫非这案子还有什么隐情不成?”
慧净想起了冯渊刚才说的“祸从口出”这句话,心中暗自警醒。
这次,他没有再像原本打算的那样说出自己与贾雨村的旧日渊源,而是恭敬的行了一礼:“回禀大人,小的并非有意阻拦,只是想到大人刚刚到任,可能还不太了解咱们金陵城的一些情况。这里有一句民谣,大人或许需要知晓。”
贾雨村听到这话,好奇的询问:“哦?什么民谣如此重要?你且说来听听。”
慧净清了清嗓子,一字一句的念道:“这金陵城中有四大家族,民间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请来金陵王。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接着,慧净又解释道:“大人,这四句话说的就是金陵城的四大望族:贾、史、王、薛。他们世代簪缨,同气连枝,互相照应。这个薛蟠,正是珍珠如土金如铁的薛家公子。薛家财势雄厚,在朝中也有人脉,实在不可轻易得罪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穿越红楼收金钗请大家收藏:(m.qbxsw.com)穿越红楼收金钗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