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送着慧净带着两个衙差走远。冯渊能听出来,薛家很有可能已经报案了,只不过他们不想大张旗鼓的查,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所以只是派了几个衙差秘密调查此事。
想到这里,冯渊放弃了用昨晚偷来的那些银票,去接收薛家产业的打算,他现在最怕的就是动用这些银票会被人发觉,从而查到自己头上,到时候麻烦可就大了。
眼下最要紧的事情,就是想办法把这些偷来的银票洗白,让它们变成合法的财产。冯渊知道这近十万两银票中包括两种不同性质的银票。
一部分是薛家直接在各大钱庄存入金银,然后兑换来的银票。这部分银票在钱庄都有明确的票号记录,很可能被薛家详细登记在册,如果贸然使用,极有可能被官差查出蛛丝马迹。所以这部分银票,冯渊暂时不能动用。
而另一部分则是薛家在日常生意往来中赚来的银票,这一部分银票早就在市场上自由流通,经过了无数次的转手交易,根本就没办法证明这些银票一定属于薛家所有。
这就给了冯渊可乘之机,他决定要把这一部分银票找出来,然后通过正当的渠道兑换成新的银票,这样就能彻底洗白这笔钱财。
打定了主意,冯渊立刻登上马车,对马六吩咐:“马六,去万福楼钱庄。”
马六应了一声,打马扬鞭。一路上,冯渊坐在颠簸的马车里,小心翼翼的拿出昨晚偷来的那一叠银票。将总数九万六千两银票摊开,一张一张的仔细辨认。
经过仔细的筛选和辨别,冯渊将其中明显属于薛府自己在钱庄存入的那部分,总共三万两千两,重新整理好后依旧放入空间,暂时不便动用。
然后将剩下的六万四千两市场流通的银票重新整理,装在一个精致的红木盒子里,随身携带。
一刻钟后,马车停在了万福楼钱庄门前。万福楼钱庄是金陵城中最大、最有信誉的钱庄,楼高三层,门面宽敞气派,进出的都是些富商大贾。
冯渊拿起折扇,走进了钱庄大门。钱庄内部装修豪华,柜台后面坐着几个精明能干的伙计,正在为客人办理各种银钱业务。
钱庄的掌柜是个五十多岁的精瘦老者,留着山羊胡,穿着一件深蓝色的长袍。他见到冯渊,连忙走出柜台,满脸笑容的问:“不知这位公子大驾光临,来我们万福楼有何贵干啊?”
冯渊故作轻松的摇着折扇,装出一副富家公子的派头,淡然的说:“掌柜的,是这样的,最近我的店铺收到了不少银票,有大面额的有小面额的,实在太过杂乱,用着也不方便。本公子想把这些银票都兑换成大额的千两银票,你这里能办吗?。”
掌柜听了连忙点头哈腰,殷勤的说:“这个自然可以办到,我们万福楼专门提供这种兑换服务。客官您请到雅间坐下,我这就安排人给您办理。”
冯渊在万福楼的雅间里,一边品着香茗,一边看着伙计们麻利的清点着零散的银票。
最终换到三十四张一千两面额的大额银票,冯渊接过崭新的三万四千两银票,仔细的检查了一遍,确认无误后,满意的收了起来。
他心知在一个钱庄兑换如此大额的银票,难免会引起别人的注意,为了安全起见,决定再去另一家钱庄兑换一部分。
于是,冯渊又来到了金陵城另一家颇有名气的钱庄——聚福楼。这家钱庄的规模虽然不如万福楼,但也算是在金陵城中颇有名气。
他故技重施,用同样的理由,将剩余的银票兑换成了三十张面额一千两的银票。
至此,冯渊终于将那六万四千两银票全都兑换成了面额巨大的新银票,这样一来,就不会有人认出他手上的银票有问题。
不过,薛姨妈的柜子中,还有五百两黄金以及一千两每只十两重的银锭,冯渊却并没有急着兑换成银票。他认为这些东西还是留在空间里比较妥当,说不定以后什么时候会用到。
做完这一切,冯渊顿感轻松,决定好好放松一下。
此后的日子里,冯渊过着悠闲自在的生活。或与香菱躲在书房,吟诗作画;或带着香菱,游览当地名胜,赏花品茗。
当然,他还在等待着科考放榜的日子,希望能榜上有名,博得一个秀才功名,对他将来的发展大有益处。
在享受悠闲生活的同时,冯渊也时刻留意着薛家的动向。他发现薛姨妈这段时间里,已经陆续将薛府名下的大半产业都卖了出去,其中包括两座百亩良田的农庄和七间位于金陵城繁华地段的商铺,想必已经从中获得了一笔不菲的银子。
不仅如此,冯渊还听说薛姨妈正在打算售卖她们现在所居住的那座府邸。冯渊心想,薛姨妈连这座府邸都要卖掉,看来她们母女进京的日子是真的不远了。
冯渊开始考虑,是否有必要将薛家的那座府邸买回来呢?毕竟,他以后说不定还要回到江南,如果在金陵城拥有一处府邸,也方便许多。而且这座府邸地理位置优越,无论是建造工艺,还是景观设计都是金陵城一流的存在。
喜欢穿越红楼收金钗请大家收藏:(m.qbxsw.com)穿越红楼收金钗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