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黛玉的闺房,冯渊还看到了一位当地的名医,只见此人五十多岁,须发花白,身着灰布长袍,神情凝重。
房间最里面摆着一张雕花大床,床帷轻垂,透着几分朦胧。而床上躺着的,正是林黛玉。只见她十四五岁,肌肤胜雪,眉目如画,即使在昏迷中也显得楚楚动人。
床边还站着一个十二三岁的小丫鬟,正是雪雁。她穿着粉色的小袄,梳着两个小髻,眼中满含着泪水,显然为小姐的病情而担忧。另外还有一位中年的嬷嬷,约莫四十多岁,穿着深色的衣裳,神情肃穆,不知姓名。
林如海走进房中,向那名大夫询问:“周大夫,我女儿的病情如何了?可有好转?”
周大夫摇了摇头,长叹一声:“回禀大人,小姐之病乃是先天不足,天生体弱,实无法根治。如今小姐又染风寒,病上加病,更加不易医治,老夫实在是无能为力。”
林如海心中更加沉重,无奈的回身询问冯渊:“不知这位公子有何办法?还请不吝赐教。”
周大夫的目光也望向冯渊,当他看清眼前之人只是一位十八九岁的少年公子时,眼中立即露出了轻视之色。心中暗想,这么年轻的毛头小子,懂得什么医术?不过林大人就在身旁,他并不敢多说些什么,只是眼露不屑。
面对众人的目光,冯渊并不直接回答林如海的问题,而是来到林黛玉身边,说道:“得罪了,在下需要先检查一下小姐的病情。”
说着,伸出右手,轻轻搭在了林黛玉的手腕上,开始为她诊脉。她的肌肤如雪般洁白,触手温暖滑腻。
接着又轻轻撩开她的眼皮,查看她的眼睛。然后又观察了一下她纤弱的身材,确实是先天不足的症状。
冯渊如此仔细而无礼的注视着一位未婚少女,在现代可能不算什么,然而在古代礼法中确是大失礼数的行为。
林如海虽然理解冯渊是在诊病,但还是觉得有些不妥,刚想开口呵斥,冯渊却早已诊断完毕,他抬起头来,语气肯定的说:“林大人,小姐这病确实出自娘胎时所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先天不足,后天气血不济,这种病症确实很难根治。”
周大夫听了冯渊的话,忍不住冷笑一声,不屑的说:“这不是跟老夫刚才所说的一样吗?你这诊断并无任何新意,我还以为你有什么高明的见解呢。”
冯渊听了他的讥讽,也不生气,只是微微一笑,从怀中取出一只精致的白玉瓷瓶,里面装的正是空间中的灵泉水。
他举着瓶子说:“虽然病情诊断相同,但治疗方法却是不同。只要林大人将这瓶灵药喂给小姐服下,我想用不了多久,林姑娘就能清醒过来。”
周大夫听了冯渊的话,再也忍不住怒道:“这简直是胡说八道!你根本不知道林小姐的病有多严重,怎么可能只凭一瓶药水就能救醒?老夫行医多年,从未见过如此神奇的药物。”
面对周大夫的质疑,冯渊依然淡定从容的说:“信不信由你们,但事实胜于雄辩,我们不妨一试,自见分晓。”
林如海听着两人的争论,犹豫了片刻,才做出了决定:“既然如此,就按公子所说,试试这灵药。”
冯渊当即向雪雁要来一把白玉瓷勺,小心翼翼的倒出一些灵泉水。这水清澈透明,无色无味,却让靠近的人神清气爽。他用勺子盛了一勺,轻轻送到林黛玉的唇边,试图让她喝下。
然而林黛玉此时已经处于昏迷之中,并不能主动吞咽。冯渊连续喂了两次,药水都从她的嘴角流了出来,根本无法进入口中,这让他感到有些棘手。
冯渊放下勺子,有些无奈的转向林如海道:“林大人,这灵药虽然有效,但吃不进肚子里,可是没有效果的。在下现在要使用一些非常的方法,还请不相干的人暂时回避,到外面等候。”
林如海只得挥了挥手,吩咐房中的下人:“你们都出去吧,在外面守着。”
雪雁和中年嬷嬷听了家主的吩咐,虽然心中担忧,但也只能恭敬的行了一礼,乖乖的退出房间。
冯渊见周大夫还站在那里,便客气而坚决的说:“还请前辈也到外面歇息片刻,容在下施展手段。”
周大夫显然不愿意离开,转头看向林如海:“林大人,您真的相信这个年轻人的药对小姐有效吗?万一出了差错,后果不堪设想啊。”
林如海深深的看了一眼床上的女儿,语气坚定的说:“事到如今,既然老先生也没有办法,那只能冒险一试了,否则黛玉的病情会越来越严重。”
周大夫见林如海态度坚决,知道再劝也是无用,只好无奈的退出了房间,来到院外等候。
冯渊又望向唯一还在屋中的林如海,其意自然是想让他也出去。
林如海却神情坚决的说:“冯公子,老夫必须在这里看着,以防你对我女儿有什么不轨。”
冯渊无奈的叹了口气,只得提前解释道:“那好吧,待会儿治病要紧,您若是看到有什么不妥之处,还请谅解。”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穿越红楼收金钗请大家收藏:(m.qbxsw.com)穿越红楼收金钗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