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渊被黛玉和王熙凤一顿奚落,心中烦闷,决定暂时避开她们,让彼此都冷静几日。他走进怡红院书房的空间传送门,身影瞬间消失,再次出现时,已经到达了金陵城的冯府。
他走出香菱的院子,随意的欣赏着院中的景色,突然想起董小宛就住在旁边,心中不由涌起一丝柔情,便向她的院子走去。
穿过一条青石小径,来到了董小宛居住的小院。只见她独自一人站在花圃前,手持水壶在浇灌着花草,她的身影在阳光下显得宁静而美好。
冯渊走过去,随意的问道:“只有你一个人在这里吗?侧夫人没有给你安排丫鬟伺候?”
董小宛微微一笑,无所谓的说:“夫人说安排的丫鬟明天才能到。不过妾身一个人习惯了,有没有丫鬟都无所谓的。”
冯渊看着她乖顺的样子不由心中一荡,一把将她抱起,向屋内走去。
董小宛惊呼一声,下意识的伸出双臂搂住他的脖颈,一脸娇羞的望着冯渊。
不久之后,房间里传来阵阵娇吟声,如泣如诉,恩爱缠绵……
此后的数日里,冯渊坐镇在史大成的军营中,亲自指挥着与王子腾军队的战斗。
基本的作战思路,就是在不与王子腾军队正面交手的情况下,阻止他获得任何的粮食和干净的水源。
虽然王子腾的军队也曾尝试劫掠当地的粮食物资,但是面对十万大军的巨大消耗,他们所获得的粮食简直是杯水车薪,根本无法满足需求。
第三日,王子腾的大军开始出现逃兵和骚乱。
第五日,大量的清军被饿的失去了力气,只能无奈的躺在地上休息。
王子腾心中焦急万分,他知道再这样下去,不用敌人来攻打,十万大军就会自己崩溃。他只能无奈的下令撤军,放弃了这次攻打金陵城的计划。
听到王子腾要撤军。闯王史大成听取了冯渊的建议,立刻下令五万大军倾巢而出,向王子腾撤退的十万大军发动猛攻。除此之外还号召了大量的民兵,手持锄头、扁担,呐喊着加入了追击的队伍。
王子腾的军队被饿的虚弱无力,根本无法组织起有效的抵抗。只能丢盔弃甲,争先恐后的向长江边逃窜,妄图寻找船只,渡江逃生。
然而冯渊早已料到这一步,已经提前派出了一千精兵,将长江沿岸的所有的船只尽数征集起来,集中焚毁,断绝了王子腾大军败退过江的可能。
不过幸好天无绝人之路,王子腾还是在长江上游处,找到了几艘渔民藏匿的渡船。他带着几名将领和贾雨村、慧净等人逃到江北,狼狈不堪的逃回了神京城。
其实却是冯渊故意留下的船只,以便让王子腾得以逃脱。因为王子腾过早死去,贾府很快就会被抄家。
而留在江南的十万清军,在史大成的大军和民兵的联合绞杀下,死伤惨重,其余的大部分成了降兵。清廷元气大伤,再也无力发动大规模的围剿,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史大成的势力在江南日益壮大。
面对这场前所未有的大胜,史大成激动万分,他决定举行盛大的庆功宴,犒赏三军,庆祝这来之不易的胜利。
庆功宴上,美酒佳肴,欢声笑语。冯渊与史湘云自然一同出席,分享这胜利的喜悦。
史大成在众将面前,毫不吝啬的赞扬冯渊,称赞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是当之无愧的奇才。随后神情庄重的宣布,正式任命冯渊为闯王大军的军师,总揽军中一切事务。
这一任命,使得冯渊的地位瞬间超越了保龄侯史鼐和忠靖侯史鼎,成为军中仅次于史大成的二号人物,俨然已经是大军的副帅。
而在场的众将,亲眼见证了冯渊火烧清军粮草,指挥歼灭十万清军的巨大战功,对他的能力和智慧佩服得五体投地,因此对于史大成的这个提议,心悦诚服,并无异议。
酒席宴上,史大成环顾四周,带着一丝神秘的笑容说道:“诸位将士,你们可知咱们这次大胜,所获得的最珍贵的战利品是什么吗?”
帐中众将纷纷热烈的提出了自己的各种猜测,有的说是缴获了堆积如山的金银财宝,有的说是获得了数不胜数的粮草辎重,还有的说是俘虏了大量的清军降兵。各种各样,五花八门,却都被史大成微笑着摇头否决。
正当众将一头雾水之时,冯渊却站起身来,神情从容的说:“依本将之见,可是那缴获清军的上万套盔甲兵器?”
史大成眼前一亮,竖起大拇指称赞道:“还是冯军师最明白老夫的心意。想当年山海关一战,我军损失惨重。老夫痛定思痛,才深刻的明白了农民军与精锐骑兵之间的巨大差距。这要打造一支精锐之师,没有盔甲战马简直是痴人说梦。”
紧接着史大成又回忆起了当年满清入关时的情景,有感而发的说:“想当年满清就是靠着区区十八副盔甲,便一举奠定了这大清的基业!如今咱们有了这上万套盔甲,就能训练出上万精锐的铁甲军。成就一番丰功伟业又有何难!”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穿越红楼收金钗请大家收藏:(m.qbxsw.com)穿越红楼收金钗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