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巷口往回走时,风似乎更柔了些。它不再只是掠过发梢,而是裹着槐树叶的清苦,慢悠悠地绕着她转,像是怕她走得太急,丢了手里诗集里的暖意。青石板路上的碎草又被吹得伏下去,这次却没立刻弹起,反倒贴着石板歇了歇,像是也在贪恋这傍晚的静。夕阳把青石板照得暖融融的,她踩着自己的影子走,影子被拉得老长,一端连着她的脚尖,一端顺着路延伸,像是在悄悄牵引着她,往更温柔的时光里去。
路过石桥时,她特意停下。河水依旧碧莹莹的,映着天边的晚霞,把水面染成了淡粉与橘黄交织的色,像是谁把打翻了的胭脂盒撒在了水上。柳丝在风里晃得更缓了,不再是方才那样轻快地跳,倒像是伴着晚霞的节奏慢慢舞,每一根枝条都舒展着,连垂在水面的梢头,都轻轻点着水,像是在跟水底的云影打招呼。涟漪一圈圈散得慢,连碎银似的光都沉了沉,没了方才的跳脱,反倒像撒在水面的星星,安安静静地闪着。
没有蜻蜓掠过,却有片柳叶飘下来,顺着风打着旋儿,慢悠悠地落在水面上,像一页被风遗落的书,浮在碧波上,随着涟漪轻轻晃。她忽然想起书店里那本诗集,书页间的风也是这样,不慌不忙,连带着字句都温柔了几分。她低头看那片柳叶,叶片上的脉络清晰,边缘带着点浅黄,是被夏末的阳光晒出的温柔。风又吹过来,柳叶被推着往桥边漂,她伸手想去碰,指尖刚碰到水面,就溅起一点细碎的水花,凉丝丝的,顺着指缝滑下去,像小时候外婆给她抹的井水,清清凉凉的,带着安心的味道。
往巷子深处走,墙根下的野菊开得更盛了。之前来时还只是零星几朵,如今竟连成了片,浅黄的、淡白的花瓣挤在一起,风一吹,就轻轻晃,像是一群穿着素色裙子的小姑娘在跳圆圈舞。淡香扑得更浓,混着远处菜园的泥土味,比来时更清晰——泥土味是湿润的,带着刚浇过水的潮气,裹着青菜的嫩,野菊的香是清冽的,不似玫瑰那样浓烈,也不像茉莉那样甜腻,就淡淡的,像含在嘴里的薄荷糖,凉丝丝的,却又让人记挂。
她低头摸了摸手里的诗集,封面被夕阳晒得暖,牛皮纸的质地糙糙的,却很实在。纸页的纹路在指尖蹭过,像小时候外婆牵着她的手,掌心的纹路深深的,带着劳作留下的粗粝,却能把她的小手裹得严严实实,暖得让人心安。她想起小时候在外婆家,外婆的手总这样,洗青菜时沾着水,摸她头发时是凉的;剥花生时沾着壳的碎屑,握她手时是糙的;摇蒲扇时带着风,拍她背时是轻的。那些触感,竟和这旧书的纹路一样,隔着这么多年,依旧清晰得像是昨天才经历过。
快到住处时,听见巷子里传来卖冰棍的吆喝声。“冰棍儿——绿豆的、红豆的——”调子被风吹得长长的,尾音带着点颤,像小时候听熟了的童谣,脆生生的,一下子就把她的思绪拉回了乡下的夏天。她忽然笑了,脚步也慢下来,顺着声音的方向望过去——卖冰棍的是个推着旧自行车的大爷,车后座绑着个白色的泡沫箱,上面盖着厚厚的棉被,风吹得棉被边角轻轻掀,能看见里面裹着的凉意。
她想起小时候,外婆家门前也总来这样的卖冰棍人。自行车铃铛“叮铃铃”响,一听见这声音,她就会拽着外婆的衣角往外跑。外婆总是笑着,从口袋里掏出皱巴巴的几毛钱,给她买一支绿豆冰棍。冰棍纸是淡绿色的,剥开时会冒着凉气,咬一口,绿豆的沙甜混着冰的凉,从舌尖一直凉到心里。她会坐在外婆家的门槛上,慢慢吃,风从稻田里吹过来,带着稻穗的甜,外婆坐在旁边的竹椅上摇蒲扇,扇叶“哗啦哗啦”响,偶尔会帮她擦去嘴角的冰碴,说“慢点吃,别凉着肚子”。那时的风、那时的甜,像是被装在玻璃罐里,一直藏在她心里最深的地方。
回到住处时,天已经快黑了。她住的是老小区的一楼,窗户外面种着几盆绿萝,叶子被风吹得轻轻晃。她把诗集放在窗台上,先去倒了杯温水。水是刚烧的,冒着热气,捧在手里暖烘烘的。她走到窗边,看着窗外的天——深蓝色的,慢慢漫上来,几颗星星已经冒了头,亮闪闪的。风从窗户缝里钻进来,吹得诗集的纸页轻轻翻,“哗啦,哗啦”,像在跟她说话。
她伸手拿起诗集,坐在窗边的小椅子上。台灯是暖黄色的,光打在书页上,把那些发黄的纸页照得更温柔。她翻开下午看到的那句“风是树的呼吸”,慢慢读。风又吹过来,从书页间穿过去,把字吹得好像活了过来。她忽然想起书店里的老板——是个头发花白的老爷爷,戴着老花镜,坐在柜台后面翻书,看见她进来,只是温和地笑了笑,没说话。店里的书架很高,摆满了书,旧木头的味道混着纸的墨香,让人觉得安心。她抽下这本诗集时,老板刚好抬头,说“这本诗集好,适合有风的日子读”,声音轻轻的,像风一样。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静静的妮妮请大家收藏:(m.qbxsw.com)静静的妮妮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