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描绘出的可怕前景,让殿内许多官员倒吸一口凉气!
“危言耸听!”潘美厉声驳斥,“李继迁不过一跳梁小丑,仗着地利苟延残喘!我天朝大军一到,必如泰山压卵,顷刻覆灭!杨参军如此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究竟是何居心?莫非是惧战?”
“末将并非惧战!”杨延昭毫不退缩,目光灼灼,“末将乃是忧国!用兵之道,当知彼知己,权衡全局!末将请问潘枢密,您有何把握,一定能速胜李继迁?若不能速胜,北疆又当如何?朝廷可能支撑两线长期作战?!”
这一连串的问题,如同重锤,敲在每个人心上。速胜的把握?谁也不敢打包票!
“你……”潘美一时语塞,脸色涨红。
龙椅上的赵光义,眉头紧紧锁住。杨延昭的话,像一根冰冷的针,刺破了他心中那丝“先解决一个”的侥幸。他看向潘美,又看向杨延昭,再看向下方神色各异的群臣,心中权衡的天平剧烈摇摆。
一边是枢密使、军方重臣富有经验的战略建议;另一边是一个屡屡展现出非凡见识的年轻将领,指出的可怕风险。该如何抉择?
最终,赵光义采取了相对保守的决策。他没有完全采纳潘美主动西征的建议,也没有完全听从杨延昭的警告。他下旨:北疆依旧采取守势,严令杨业不得出击。同时,任命宿将田重进为西北行营都部署,率五万禁军精锐并调集西北诸路兵马,西进灵州,以解灵州之围,击退李继迁,但暂不要求深入追击,以稳固防线为首要目标。
这是一个折中的方案,试图在稳住北疆的同时,解决西线的燃眉之急,但又避免了过于深入的冒险。
圣旨既下,无人再敢异议。庞大的战争机器开始为西线运转起来。
退朝后,杨延昭心情沉重。他知道,这个折中方案,依然充满了不确定性。田重进能否稳住西线?耶律休哥会不会趁机而动?历史的轨迹,似乎依然在朝着一个危险的方向滑行。
他看着潘美拂袖而去的背影,心中那股不安感愈发强烈。潘美如此积极地推动西征,真的仅仅是为了国家吗?还是……另有图谋?他想起了那个内鬼王贵,想起了与辽国可能的勾结……一个更可怕的念头浮现在他脑海:潘美此举,会不会是为了调开朝廷注意力,甚至……消耗忠于朝廷的军队,为北方的某种图谋创造条件?
西线的烽烟,不仅点燃了边境的战火,也让汴京城内的权谋斗争,变得更加波谲云诡,杀机四伏。杨延昭感到,自己正被卷入一个越来越深的漩涡之中。
喜欢重生杨家六郎,看我如何逆天改命请大家收藏:(m.qbxsw.com)重生杨家六郎,看我如何逆天改命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