崤山之战的辉煌胜利,如日中天,照亮了晋国新君初立的天空,却也投下了更为深长的阴影。南方的楚国,虽被晋国雷霆手段所慑,暂缓了直接军事冒险,但其渗透与颠覆的触角,却以更隐蔽、更狠辣的方式向中原心脏——郑国——缠绕而去。
晋国朝堂,短暂的欢庆之后,焦点迅速南移。先轸立于舆图之前,手指重重敲在郑国位置:“主公,秦患暂除,然心腹之患犹在。郑国首鼠两端,国内亲楚势力日盛,若不能彻底解决郑国问题,我南境永无宁日,霸业终将受其掣肘。楚人此刻,必然正倾力经营郑国,欲使其成为刺向我中原腹地的利刃!”
狐偃颔首,苍老的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先轸将军所言极是。然郑非滑国,乃中原大国,城高池深,若强行攻灭,恐伤亡惨重,且易激起诸侯兔死狐悲之心,反将彼等推向楚国。当以威逼为主,辅以智取,迫其内部分化,令亲晋派掌权,彻底断绝与楚之往来。”
晋襄公虽年轻,却已渐具决断:“二位爱卿之议,正合寡人之意。当如何行事?”
先轸成竹在胸:“可双管齐下。其一,臣请率一支劲旅,陈兵郑国边境,大张旗鼓操演,示之以威,震慑其胆,令其不敢轻举妄动。其二,请遣一能言善辩、熟知郑国内情之智士,秘密潜入新郑,联络我朝可信之大夫,许以重利,陈以利害,助其清除朝中亲楚首恶,拨乱反正!”
计议已定,晋国机器再次高效运转。先轸亲率大军南下,于郑国北部边境摆开阵势,战车辚辚,甲胄鲜明,杀气直冲霄汉。与此同时,一位名为“烛之武”的晋国秘密使者,凭借其过人胆识与辩才,悄然潜入风雨飘摇的新郑城。
楚国郢都,令尹子文对晋国的动向洞若观火。他冷笑对楚成王道:“晋人欲故技重施,以兵威压服郑国。然今时不同往日,郑国内部,已然生变。”
在他的精心策划与重金收买下,郑国以“大夫堵叔”、“师叔”为首的亲楚派势力空前膨胀。他们不断在郑国朝廷散布谣言:“晋侯已死,新君稚嫩,国政出于权臣,其势必不能久。”“楚王宽厚,实力犹存,且地近郑国,方为真正依靠。”“若依附晋国,不过为其屏障,战时首当其冲,和平则需纳重贡,何苦来哉?”
这些言论,在晋国大军压境的背景下,反而激起了部分郑国贵族对晋国霸道行径的反感与恐惧。郑伯本就优柔寡断,在亲楚派的包围和煽动下,心思愈发活络,虽表面仍应付晋国,暗中与楚国的往来却愈发密切,甚至默许楚国的物资和人员借道郑国。
子文见火候已到,使出致命一招:他派出一支精干的楚国部队,化装成商队或流民,在亲楚派的接应下,分批秘密进入新郑城,潜伏下来。同时,大批楚国军队开始向郑国南部边境移动,摆出随时可北上接应的姿态。
一场里应外合、颠覆郑国政权的阴谋,已然酝酿成熟。楚国的目标,不再是简单的让郑国摇摆,而是要彻底将郑国变成亲楚的堡垒,甚至将其吞并!
晋国秘密使者烛之武潜入新郑后,迅速与郑国亲晋派领袖“佚之狐”等人取得联系。然而,他们发现情况比预想的更为严峻。亲楚派不仅控制了朝堂舆论,其核心人物“堵叔”、“师叔”更是掌握了部分城防军权,且城内似乎已混入不明身份的武装人员,气氛诡异。
烛之武与佚之狐判断,楚人恐有惊人之举,郑国危在旦夕!必须立刻采取行动,先发制人!
是夜,月黑风高。新郑城内,暗流涌动。亲楚派核心人物正密会于“堵叔”府中,商议如何利用城内潜伏的楚人力量,伺机控制郑伯,发动政变,彻底倒向楚国。
然而,他们的密谋已被佚之狐的眼线探知。烛之武当机立断,建议就在今夜动手!
子夜时分,佚之狐率领忠于己方的家族甲士以及部分仍心向晋国的城防军,突袭“堵叔”府邸。同时,派人紧急控制宫门,保护郑伯,防止其被亲楚派挟持。
顿时,新郑城内杀声四起,火光冲天!两派势力在街巷之间展开激烈厮杀。潜伏的楚人见状,也纷纷冲出藏身之地,加入战团,试图扭转局势,城内陷入一片混战。
消息很快传到城外晋军大营。先轸一直在密切关注新郑动向,见城内火起,杀声震天,立刻判断:“郑国内变已起!我军当立刻介入!”
他并非要强攻城池,而是精选一支精锐,疾驰至新郑城下,高声呐喊:“晋军在此!助郑国平定叛乱,清除楚谍!”巨大的声浪和严整的军容,给城内的亲晋派带来了巨大的鼓舞,同时也极大地震慑了亲楚派和潜伏的楚人。
在内有亲晋派拼死搏杀,外有晋军兵临城下的双重压力下,亲楚派的抵抗逐渐崩溃。“堵叔”、“师叔”在乱军中被杀,那些潜伏的楚人见大势已去,或战死,或试图逃窜,大多被歼灭。
经过一夜的血腥清洗,次日黎明,新郑城内的战斗渐渐平息。街道上尸骸狼藉,血迹斑斑。亲晋派在晋军的间接支持下,控制了局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烽火诸侯:春秋与战国请大家收藏:(m.qbxsw.com)烽火诸侯:春秋与战国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