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国宫城,典籍库内。年轻史官董狐内心的挣扎日益加剧。他又收到了通过隐秘渠道传来的“齐风”书简,此次的内容更加直指核心,不仅赞扬齐桓公善于纳谏、管仲宽猛相济的治国之道,更隐晦地指出权臣当道、君权旁落乃亡国之兆。
这些话语,如同魔咒,不断在他脑海中回响。他亲眼见到赵盾在朝堂上独断专行,连狐偃那样德高望重的老臣都不得不避其锋芒。他记录史实,深知“赵盾弑其君”的恶名远比“晋灵公(假设后续继位者)不君”更为史家所诟病。(此处为后续赵盾与晋灵公矛盾伏笔,略作暗示)
这一日,他当值记录晋襄公的言行。年轻的国君在与内侍闲聊时,无意中感叹了一句:“赵司寇事事操心,寡人倒清闲了许多,只是有时觉得,这宫墙之内,甚是气闷。”
这句看似无心的话,如同闪电般击中了董狐!君上……竟也有被权臣掣肘之感吗?他强压住内心的激动,小心翼翼地将这句话记录在简上,并在旁边,用极小的字,标注了一个看似无关的符号。这是一个开始,一个史官以笔为刀,记录真相,也记录下那即将席卷而来的、滔天巨浪前最细微的涟漪。
晋国内外,山雨欲来风满楼。旧贵族的怨愤,秦楚的密约,吴越的砺刃,宫闱的微澜,无数股力量在黑暗中交织、碰撞,即将共同谱写出一曲比汜水之战更加恢弘、也更加残酷的乱世篇章。
喜欢烽火诸侯:春秋与战国请大家收藏:(m.qbxsw.com)烽火诸侯:春秋与战国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