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朕竟然没看出来老九这般聪慧。”
老皇帝南宫俞摸了摸下巴,赞赏道。
太子南宫准也适时搭话:
“九弟当真是聪明敏锐啊,居然能通过这些事情判断出皇兄已死,甚至没有明目张胆地到处宣扬,只是自己偷偷找了一处僻静的地方祭奠,真可谓英雄出少年啊!”
不过此刻的小皇子南宫景没工夫搭理吹捧自己的父兄两人,他现在只想知道朱泉那个老混蛋是怎么死的!
与其乐融融的父子兄弟三人不同的是,旁边的一众臣子眼观鼻鼻观心,纷纷沉默下来。
原因无他,因为天幕里提到有人趁着国家危难的机会跑了,而站在这里的这些人里一定有人在那时偷着跑了。
扪心自问之后,心虚的他们不敢直视皇帝的眼睛,所以就在原地装死。
陛下,求你了,千万不要问我们会不会在国家危难的时候不离不弃啊,我们真的做不到啊!!!
好在老皇帝南宫俞没有理会这边的异常,他正若有所思的看着自己的小皇子南宫景,畅想未来的大瀚是何等的辉煌。
【丞相赵伏见到九皇子南宫景,并且听完身边人的解释之后,大为吃惊。
他原以为九皇子只是一个顽劣的孩童,在瀚哀帝南宫准的宠爱之下成长的无法无天,没想到这样的九皇子还有如此聪明伶俐的一面,让人刮目相看。
不过皇位终究关乎一个国家的未来,不能轻易下决定。
所以丞相赵伏还是先隐瞒了宛陵王南宫尚和芜湖王南宫睿不愿意进宫帮扶社稷的事实,对九皇子南宫景这样说道:
如今陛下确实如你推测的那样驾崩了,并且是在朱家的家主朱泉的暗算之下驾崩的,到现在还没有查出来朱泉背叛的原因。
而且朱泉和他所统帅的军队也不知所踪,朱家很可能趁着咱们内部虚弱夺权,如今正是内部不稳的危急关头。
就在这样的形势之下,在这种即将内乱的时刻,你认为应该怎么做?
九皇子南宫景闻言一笑,对丞相赵伏说,你的说法是错的,咱们大瀚的前途如今是前所未有的光明!
丞相赵伏和一众臣子听完觉得相当疑惑,陛下驾崩了,国家内部最大的一个家族的领头人带兵反叛了,大量的大臣趁乱外逃,这种时候怎么能说前途光明呢?
九皇子南宫景就回答说,你们也都知道,我这个人啊虽然不爱学习四书五经,但是喜欢翻看史书,我记得有一句话,很适合形容咱们当下的形势。
丞相赵伏问,什么话?
九皇子南宫景回答,「风霜以别草木之性,危乱而见贞良之节!」
说完这话,他又解释道,如今国家面临危机,但是我看到咱们这个朝堂之中,处在各个关键位置上的官员都没有离开,走了的都是一些不那么重要的臣子,这样的人随时都能补充,有没有他们并不重要。
而且朱家本就作恶多端,不然我朝太祖平定丹阳郡时,也不会因为诛杀贪官污吏而得罪朱家,如今朱家的家主叛国,杀害了先帝,这让本就不得民心的朱家形象更加恶劣,正是我大瀚一举清除朱家势力的好时机。
而且朱家的兵力远不及我大瀚,能够成功混入军中暗算陛下,定然是抽掉了自己的绝大部分力量,只要咱们自己不发生内乱,朱家绝无可能撼动我们。
说完这话,九皇子环视周围看着自己的诸位大臣,说道:
我觉得很欣慰,在陛下不幸驾崩的关键时刻,咱们国家的军队还是恪尽职守,把陛下驾崩的消息送了回来,咱们国家的大臣还在这里讨论国事,商量该让谁继位,可见报国之心。
有这样忠诚的军队,有这样贤明的大臣,再加上我大瀚十年间的用心治理,促使民间百姓们真心拥护,咱们大瀚一定能顺利挺过这次危机,变得越来越强大!
丞相赵伏和一众臣子听了这话,大为吃惊。
原来九皇子并不是不学无术,他读过很多史书,甚至还能举出这样好的例子来激励当下,还能冷静地分析局势,可见确实是个有才能的人。
就这样,朝堂中原本灰心丧气的大臣们重新振奋起来,他们一致决定,拥护九皇子登基。
九皇子登基后,原本想效仿昔日的秦昭襄王,给自己早逝的皇兄谥号武烈,结果遭到了朝臣的一致反对。
无奈之下,南宫景只好按照惯例,为早逝的皇兄南宫准谥为“哀”,取早夭短寿,仁弱无刚之意。
不过取好谥号之后,南宫景并没有急着给瀚哀帝南宫准举办葬礼,他要先处理朱家的问题。
承平元年十一月十三日,瀚世祖南宫景亲自率军围住了朱家的府邸。
承平元年十一月十五日,朱家府邸的包围解除,但是各处朱家的府邸内都空无一人。
自此之后,南方顾陆朱张四大家族之一的朱家,再也无法找到任何记载了,仿佛短短两日之内,朱家就彻底消失在了世间。
朱家到底被怎么样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割据势力的小透明是千古一帝?请大家收藏:(m.qbxsw.com)割据势力的小透明是千古一帝?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