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静默,所有目光聚焦在萧执身上。
皇上靠在龙椅上,指尖轻敲扶手:“哦?皇弟有何妙策,不妨说来。”
萧执从容道:“臣请于三日内,呈上详细方案。现仅概述:此次蝗灾,当以‘诱捕’、‘食灭’、‘补偿’三策并行为主。”
众臣哗然。
太医院首当即反驳:“蝗乃天灾,岂是人力可抗?王爷莫要逞强!”
林相则阴恻恻道:“王爷如此有信心,莫非又是那位苏姑娘的主意?”
萧执面不改色:“无论是谁的主意,能解民生疾苦便是良策。陛下,请给臣三日时间。”
皇上目光深邃,最终点头:“准奏。”
回府路上,苏晚忧心忡忡:“三日太紧迫了,蝗灾范围如此之大...”
萧执握紧她的手:“别无选择。皇上这是逼我们表态,若不敢接,便是徒有虚名;若接了办不成,便是欺君之罪。”
二人闭门商议。
苏晚根据有限的知识,提出夜间燃火诱捕(利用蝗虫趋光性)、鼓励百姓家禽散养(鸭、鸡啄食蝗虫)、官府收购蝗虫(可作饲料或肥料,调动百姓积极性)、快速补种生长期短的作物以减少损失。
“收购蝗虫?”萧执惊讶,“此物有何用?”
“可作饲料,喂鸡鸭鱼类;可研磨成粉,作肥料;甚至可食用,富含蛋白...”
见萧执面色古怪,苏晚改口,“至少可集中焚烧,避免虫卵再生。”
方案细致周密,萧执越看越惊喜:“晚儿,你总是能给我惊喜。”
三日后,方案呈上。
朝堂再次哗然。
“荒唐!收购蝗虫?闻所未闻!”
“夜间燃火?岂非劳民伤财!”
“鼓励养鸭?蝗虫飞来,鸭能食几何?”
反对声如潮水涌来。
皇上却出乎意料地批准了方案,并命萧执全权负责,限期一月内见效。
“皇上这是给我们设下死线。”萧执面色凝重,“若一月无效,便是重罪。”
苏晚坚定道:“一定会有效。”
方案推行比抗疫更加艰难。
百姓不信鸭子能吃尽蝗虫,不愿尝试;官员阳奉阴违;地方豪强甚至暗中破坏,因蝗灾导致粮价飞涨,他们可从中牟取暴利。
某地,农民集体抵制放鸭入田,认为会践踏庄稼。
苏晚亲自前往,耐心示范:将鸭子赶入已遭蝗灾的田地,眼见它们迅速啄食蝗虫,而不伤禾苗根茎。
“看!鸭子只吃虫,不吃苗!”百姓惊呼。
苏晚又示范制作诱捕火堆,夜间果然引来大量蝗虫,纷纷投入火中毙命。
渐渐地,百姓开始接受这些新方法。
然而阻力仍在。某夜,苏晚驻扎的县城外突然起火,正是堆放已捕蝗虫的场地。
火势凶猛,疑为人纵火。
“他们宁愿蝗灾继续,也不愿我们成功!”苏晚愤怒不已。
萧执调来亲兵,严加防护,并彻查纵火者。
发现背后竟有粮商勾结地方官员,企图借蝗灾抬高粮价。
“这些人眼中只有利益,毫无民生!”
萧执震怒,以雷霆手段处置了一批官员和奸商,强力推行治蝗策略。
效果逐渐显现。
鸭群成为“治蝗军”,所到之处,蝗虫锐减;夜间诱捕效果显着;官府收购蝗虫,使得百姓积极性大增,甚至主动捕蝗。
一月期限将至,蝗灾基本得到控制。
皇上派钦差查验,结果令人震惊:相比以往蝗灾,损失降到最低,流民问题得到缓解,社会秩序稳定。
朝堂之上,皇上面色复杂地嘉奖了萧执和苏晚。
但苏晚敏锐地察觉到,皇上眼中的忌惮已转为杀意。
庆功宴上,林相举杯笑问:“苏姑娘这些奇思妙想,不知从何而来?似乎...非我朝固有之策。”
苏晚谨慎应答:“民女只是观察自然,总结规律罢了。鸭子本就会食虫,火光本就会引虫,民女只是加以利用。”
宴后,皇上单独召见萧执。
御书房内,香气袅袅。
皇上状似随意地问:“皇弟与苏姑娘情深义重,不知何时完婚?”
萧执恭敬道:“待时局稳定,臣便请旨。”
皇上轻笑:“苏姑娘如此才华,屈居王府岂不可惜?朕欲设女官之位,请苏姑娘入宫任职,皇弟意下如何?”
萧执心中一凛,知皇上仍想将苏晚控于宫中为质:“谢陛下厚爱,但晚儿不喜拘束,且臣已习惯她在一旁协助。”
皇上目光微冷:“皇弟是要美人不要江山了?”
“臣不敢。只是晚儿于臣,既是爱人,亦是良师益友。南疆抗疫、治蝗,皆赖其力。若离了她,臣如失右臂。”
皇上沉默良久,终道:“退下吧。”
萧执退出御书房,背脊已被冷汗浸湿。
皇上杀意已显,必须早做打算。
回府后,他与苏晚深谈。
“我想请你暂时离开京城,避避风头。”萧执郑重道。
苏晚摇头:“此时离开,更显心虚。况且,我若走了,你独自面对这些,我怎能安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穿成废后?医妃她拽开了请大家收藏:(m.qbxsw.com)穿成废后?医妃她拽开了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