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车离开喧闹的京城,沿着官道走了好久,然后拐上一条更窄的小路。路两边越来越黑,只有车头挂着的灯笼晃出一小片光。苏嫣然坐在车里,能听到车轮压过碎石的声音,还有外面呼呼的风声。
她身边坐着霓裳阁派来的一个护院,身材高大,抱着胳膊,一言不发。对面坐着小丫鬟小翠,她有点紧张,不停绞着自己的衣角。
苏嫣然自己倒是很平静。她脸上带着一层薄薄的纱,眼睛看着窗外移动的黑暗。她手里轻轻捏着那个装着厚礼的盒子,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盒子上冰凉的雕花。
终于,马车慢了下来。前面出现一片水光,水边有一座宅子,黑瓦白墙,看起来十分清雅。宅子门口挂着两盏灯笼,照亮匾额上的字——“汀兰水榭”。
门是开着的,一个穿着体面的仆人等在那里。车夫停好车,护院先跳下去,然后扶着小翠和苏嫣然下车。
仆人恭敬地行礼,声音平稳:“是霓裳阁的苏姑娘吧?主人已等候多时,请随我来。”
他引着他们走进宅子。里面比外面看起来更大,回廊曲折,点着不多的灯,光线幽暗。走了好一段路,来到一扇精致的门前。仆人推开门,里面温暖的光线和轻柔的音乐流泻出来。
这是一个临水的厅堂。一面是墙,另一面几乎是整排的窗户,窗外就是一片漆黑的湖水,偶尔能看见水面反射的星光。厅里点着许多蜡烛,烛光摇曳。
厅里已经坐了几个人。主位上是一个中年男人,穿着深色的常服,料子很好,但样式简单。他面容清瘦,神色平和,看不出太多情绪。他只是对进来的苏嫣然微微点了点头。
旁边坐着的几位,看起来也都是有身份的,穿着讲究,但同样低调。他们喝酒,低声交谈,声音都压得很低。
没有苏嫣然想象中宴会的喧闹,反而异常安静。连弹奏音乐的乐师也坐在角落,轻轻拨弄着琴弦,声音似有若无。
仆人引着苏嫣然到客位坐下,小翠和护院则被引到厅外廊下等候。有侍女悄无声息地走过来,为她斟上温热的酒,摆上精致的点心。
宴会似乎已经开始了一会儿。那位主人模样的中年男子举起杯,声音不高:“苏姑娘远道而来,辛苦了。略备薄酒,聊表心意。”
其他人也跟着举杯。苏嫣然起身,微微屈膝行礼,声音柔美得体:“谢大人款待。小女子献丑,愿为各位大人弹唱一曲,以助雅兴。”
主人点点头:“有劳。”
乐师将一把琵琶递给她。苏嫣然接过,调试了一下琴弦,然后纤指轻拨,朱唇微启,唱起一首婉转的江南小调。她的声音本就极好,在这安静的临水厅堂里更显得空灵动人。
一曲唱罢,几位客人都轻轻点头,低声称赞。主人也露出一丝淡淡的笑容:“苏姑娘果然名不虚传。赏。”
有仆人端上一个托盘,里面是几锭雪花银。苏嫣然道谢收下。
气氛似乎缓和了一些。大家开始喝酒吃菜。菜肴很精美,但分量都不大。客人们交谈的声音也稍微大了一点。
苏嫣然安静地坐着,小口喝着杯里的酒,耳朵却仔细听着周围的谈话。他们谈的大多是些风雅之事,字画,古董,偶尔提到一些朝中官员的调动,但语焉不详。
过了一会儿,一个稍微年轻点的客人,脸色有些发红,像是多喝了几杯,话多了起来。他对着主位上的男子说:“大人,近日偶得一古谱,上面记载了一种失传已久的宫廷乐器,名为‘九霄环佩’,据说其音色非凡,弹奏时如闻天籁,余音能绕梁三日不绝。”
主位上的男子似乎来了点兴趣,放下酒杯:“哦?李大人对此也有研究?”
那李大人摆摆手,笑道:“研究谈不上,只是好奇。据说那乐器制作方法极其复杂,对材料要求更是苛刻无比。非绝世良材不能成器啊。”他顿了顿,声音压低了些,带着点神秘,“尤其是……共鸣的音腔部分。需用极特殊的‘新材料’,方能出那‘天人妙音’。”
“新材料?”旁边另一位客人好奇地问,“何种新材料?金丝?檀木?还是美玉?”
李大人嘿嘿笑了两声,摇摇头,眼神有些飘忽,扫了一眼安静坐着的苏嫣然,又很快移开:“不可说,不可说……总之,非凡品。一旦成功,其声……啧啧,据说能穿透人心,闻者无不心神动摇,堪称世间绝响。”
主位上的男子轻轻“嗯”了一声,没有再追问,只是淡淡说:“巧夺天工之物,终是外道。治国安邦,方是根本。”
话题很快又被引向了别处。但苏嫣然握着酒杯的手指,微微收紧了些。她垂下眼睑,看着杯中晃动的酒液,心里那点不安又浮了上来。“九霄环佩”?“新材料”?“天人妙音”?这些词听起来风雅,却透着一股说不出的怪异。
宴会又持续了一会儿。烛火跳动,在每个人脸上投下晃动的阴影。窗外的湖水一片漆黑,深不见底。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浮世离歌请大家收藏:(m.qbxsw.com)浮世离歌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