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骁率领着威名赫赫的徐家军,如同一股汹涌的洪流,直逼后隋都城。此刻,攻城之战已然持续到了第四日。
天边刚刚泛起鱼肚白,晨曦如一层薄纱,轻柔地洒在大地上。徐家军的营地中,那一面面战旗在微风中轻轻飘动,发出“猎猎”的声响,仿佛在低吟着战事的紧张与残酷。每一面战旗都承载着徐家军的荣耀与使命,在晨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醒目。
徐骁身披墨色战甲,那战甲历经无数次战斗的洗礼,早已布满了岁月的痕迹,但在晨光下依旧闪烁着冷冽的光芒,仿佛一头蛰伏的猛兽,随时准备爆发出惊人的力量。他稳稳地骑在高头大马之上,身姿挺拔,犹如一座不可撼动的山峰。他的目光如炬,紧紧地盯着后隋都城的城墙,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与果敢,仿佛要将那城墙看穿,洞察城内的一切动静。
“将军,今日是否全力攻城?”身旁的副将满脸期待,眼中满是炽热的战意。他跟随徐骁多年,深知徐骁的勇猛与智慧,每一次战斗都渴望能随将军冲锋陷阵,建立不世之功。
徐骁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那笑容中,既有对局势的掌控,又有对敌人即将陷入陷阱的得意。他缓缓说道:“不必,今日依旧如前几日般,简单攻打一番便撤。”副将虽心有疑惑,但深知将军谋略过人,每一次决策都蕴含着深意,不敢多言,恭敬地领命而去。
随着战鼓擂动,那激昂的鼓声如同一记记重锤,敲击在每一个士兵的心头。徐家军如猛虎下山般冲向都城,喊杀声震天动地。然而,这看似凶猛的攻势,实则未尽全力。士兵们虽然奋力向前,但步伐中却透着一丝有序的克制,仿佛在按照某种既定的计划行事。
后隋守军站在城墙上,看着徐家军的攻势,心中稍安。他们本以为徐家军会如潮水般汹涌而来,给予他们致命一击,却没想到今日的攻势竟如此“温和”。然而,他们却不知,这正是徐骁的“假装示弱,麻痹敌人”之计。徐骁深知,后隋都城城墙坚固,守军众多,若强行攻城,必将付出惨重的代价。他故意示弱,让后隋守军放松警惕,为后续的计划创造机会。
不多时,徐骁一声令下,徐家军如退潮之水,迅速撤回营地。那整齐有序的撤退,仿佛是一场精心编排的舞蹈,没有丝毫的慌乱。
徐骁回到营帐,坐在案前,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发出有节奏的声响。他的眉头微微皱起,心中思索着李义山此去后宋的进展。李义山乃是他帐下的谋士,足智多谋,深得他的信任。此次派李义山前往后宋,是整个计划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他深知,后宋的态度至关重要,若能说服后宋与徐家军合作,灭后隋之事便多了几分胜算。
与此同时,李义山带着使臣一路风尘仆仆,终于抵达后宋朝堂。后宋朝堂之上,金碧辉煌,雕梁画栋,彰显着皇家的威严与尊贵。大臣们分列两旁,神情肃穆,气氛庄严肃穆。李义山身着一袭素色长衫,气质儒雅,宛如一位翩翩君子。他迈着沉稳的步伐走进朝堂,每一步都显得从容不迫。他向小皇帝行礼,动作优雅而规范,尽显大国使臣的风范。
后宋小皇帝端坐在龙椅之上,年纪尚轻,但眼神中却透着一股聪慧与果敢。他看着眼前这位文人气息浓厚的李义山,心中不禁生出几分好感。他微微坐直身子,开口问道:“不知徐家军派贵使前来有何事?”那声音清脆而响亮,在朝堂上回荡。
李义山微微躬身,目光坚定地看着小皇帝,问道:“陛下可是已经答应后隋出兵相助与我徐家军相抵抗?”他的声音沉稳而有力,仿佛带着一种无形的压力。
小皇帝一愣,没想到李义山如此直接。他微微皱眉,心中有些不悦,但很快镇定下来。他清了清嗓子,说道:“是的,贵使。我后宋与后隋乃唇齿相依,若你徐家军灭了后隋,接下来恐怕就是后宋了吧。”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警惕,仿佛在审视着李义山的来意。
李义山心中暗赞小皇帝的敏锐,他笑着说道:“陛下所言极是,但陛下可曾想过,后隋送给陛下的两座城市,倘若贵国与后隋联军击败我徐家军,那么一两年后,这两座城池还会在后宋么?”他的声音不高,但却如同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层层涟漪。
此言一出,朝堂上顿时一片哗然。大臣们纷纷交头接耳,议论纷纷。有的大臣眉头紧锁,陷入了沉思;有的大臣则满脸愤怒,认为李义山是在挑拨离间。
小皇帝也被李义山的话惊到了,他眉头微皱,陷入了沉思。他深知,后隋与后宋之间的关系复杂而微妙。后隋虽然送了两座城池给后宋,但谁又能保证在击败徐家军后,后隋不会反悔呢?
李义山接着说道:“我们徐家军攻打后隋乃是离阳王朝的旨意,因前几年后隋无故斩杀了离阳的商队数十人,离阳王朝一直寻找机会想要灭了后隋。如果贵国与我们徐家军合作,那么后宋得到的不止是两座城池。”他的眼神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仿佛已经看到了后宋与徐家军合作后的美好前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凉州雪:徐骁风云录请大家收藏:(m.qbxsw.com)凉州雪:徐骁风云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