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秦始皇这一辈子,活脱脱就是一部“从质子之子到千古一帝”的逆袭爽文,只不过结尾有点高开低走。咱们得从他那不靠谱的爹说起——秦庄襄王嬴异人,当年在赵国当质子,过得跟流浪汉似的,多亏了吕不韦这“风险投资界的鼻祖”,不仅送钱送粮,还把自己的小妾赵姬打包送给他,这才有了嬴政。所以后来总有人嚼舌根,说嬴政是吕不韦的种,《秦始皇本纪》里没明说,但写了句“秦始皇帝者,秦庄襄王子也。庄襄王为秦质子于赵,见吕不韦姬,悦而取之,生始皇”,算是给这段历史留了个模糊的注脚。
嬴政出生在赵国邯郸,小时候过得相当憋屈。毕竟他爹是秦国质子,秦赵又老打仗,赵国人没少给他脸色看。这种寄人篱下的日子,估计从小就给他心里埋下了“必须变强”的种子。直到秦昭襄王去世,他爹嬴异人被接回秦国当太子,嬴政才跟着老妈赵姬结束了“流亡生活”,这一年他9岁。三年后,嬴异人继位,也就是秦庄襄王,可这哥们福薄,当了三年秦王就挂了,13岁的嬴政顺理成章坐上了王位。
不过这时候的嬴政只是个傀儡,朝堂大权被吕不韦和他妈赵姬牢牢攥着。吕不韦当“仲父”,一手遮天,还偷偷跟赵姬旧情复燃(毕竟赵姬原本是他的人)。后来吕不韦怕东窗事发,又给赵姬找了个“大阴人嫪毐”当男宠,这嫪毐也是个能人,不光伺候太后,还生了两个私生子,甚至自称“秦王假父”,简直把嬴政当成了空气。
嬴政这时候表面上不动声色,心里早就憋着一股火。22岁那年,他在雍城举行加冠礼,嫪毐居然带着一群门客和卫兵造反,想把自己的私生子推上王位。结果嬴政冷笑一声,派昌平君、昌文君带兵平叛,没费多大劲就把叛军收拾了。《秦始皇本纪》里写得干脆:“王知之,令相国昌平君、昌文君发卒攻毐。战咸阳,斩首数百,皆拜爵,及宦者皆在战中,亦拜爵一级。毐等败走。” 抓了嫪毐后,嬴政一点没手软,车裂处死,那两个私生子直接摔死,老妈赵姬被软禁,敢替太后说话的大臣杀了二十多个,尸体都扔到渭水里喂鱼。这一手“杀鸡儆猴”,让满朝文武都明白:这年轻的秦王,可不是好惹的。
收拾完嫪毐,下一个就是吕不韦。嬴政本来想直接杀了他,但吕不韦毕竟是两朝老臣,门客和诸侯求情的太多,嬴政暂时饶了他,把他贬到河南封地。可吕不韦到了河南,照样门庭若市,六国使者天天往他府上跑,嬴政一看:“这老小子还想搞事情?” 直接一封信甩过去:“君何功于秦?秦封君河南,食十万户。君何亲于秦?号称仲父。其与家属徙处蜀!” 意思是:你对秦国有啥功劳?凭啥吃十万户的俸禄?跟我有啥亲戚?敢叫“仲父”?赶紧带着全家滚去蜀地!吕不韦一看这架势,知道自己没活路了,干脆喝毒酒自杀了。
解决了这两个“定时炸弹”,嬴政才算真正握紧了秦国的方向盘。接下来,他要干的事,比他祖宗几代加起来都猛——统一天下。
当时的天下,还剩下韩、赵、魏、楚、燕、齐六个诸侯国,就像六块待啃的骨头。嬴政的策略很简单:远交近攻,各个击破。他手下有一批能打的将军,王翦、王贲父子,蒙恬、蒙毅兄弟,都是能扛事的主儿。
第一个倒霉的是韩国。韩国最弱,又离秦国最近,简直是“开胃小菜”。公元前230年,内史腾带兵过去,没费吹灰之力就把韩国灭了,设成颍川郡。《秦始皇本纪》就一句话:“内史腾攻韩,得韩王安,尽纳其地,以其地为郡,命曰颍川。” 干脆利落,跟吃盘花生米似的。
接下来是赵国。赵国原本有李牧这样的名将,能跟秦军掰掰手腕。可惜赵王迁是个糊涂蛋,中了秦国的反间计,杀了李牧。没了李牧,赵国跟没了牙的老虎似的,公元前228年,王翦一鼓作气攻破邯郸,俘虏了赵王迁。有意思的是,嬴政特意回了趟邯郸,把当年欺负过他们母子的人全抓起来杀了,算是报了童年的仇。
然后是魏国。公元前225年,王贲(王翦儿子)带兵围攻魏都大梁,这大梁城太坚固,打了半天打不下来。王贲眼珠一转,把黄河大堤挖开,水淹大梁,三个月后城破,魏王投降,魏国也没了。
最难啃的是楚国。嬴政一开始派年轻将领李信带二十万兵去打,结果被楚国大将项燕(项羽他爷爷)打得大败。嬴政只好亲自去请已经退休的王翦,王翦说:“要打楚国,非六十万兵不可。” 嬴政咬咬牙,真给了他六十万——这几乎是秦国的全部家底。王翦也懂事,出发前跟嬴政要了一堆田宅,说“趁现在还能打仗,给子孙留点家业”,其实是怕嬴政怀疑他拥兵自重。公元前223年,王翦果然不负所望,活捉了楚王负刍,楚国灭亡。
燕国更有意思,燕王喜和太子丹想搞“斩首行动”,派荆轲去刺秦。结果荆轲图穷匕见,被嬴政当场砍了八条腿(夸张了,其实是被砍伤)。嬴政气得够呛,派王翦、辛胜猛攻燕国,公元前222年,燕王喜被抓,燕国GG。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请大家收藏:(m.qbxsw.com)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