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子深处的终端屏幕还亮着,幽蓝的光映在潮湿的墙面上,光标在“连接成功”四个字间轻轻跳动,像一颗将熄未熄的心跳。林昭左手不动声色地按了按外套内侧,指尖触到那枚扁平冰凉的密钥芯片——还在。她右手微微发麻,掌心残留着烧焦皮革的刺鼻气味,但她没有停下。通讯刚接通三秒,防火墙警告便接连弹出两次,绿色的倒计时条如沙漏般飞速缩短,仿佛下一秒就要掐断这根脆弱的数据命脉。
她闭了闭眼,再睁开时,右眼清晰如常,左眼却像是蒙了一层灰雾,边缘不断闪烁着细碎的雪花点,像是信号不良的老式投影。她悄悄启用了“孤影”的监听模式——不运算、不报警,只让系统自行扫描过往通信中潜藏的异常信号。几秒后,一段加密跳频信号悄然浮现:那是三个月前,她在黑市与守夜人组织交易录音时留下的应答码。本该早已作废的旧信号,竟仍能被识别。对方从未更新验证方式,仿佛……是故意留下这个缺口。
她将那段信号注入终端,重新发起连接请求。
墙角的空气开始扭曲,数据流如雾般升腾,缓缓凝聚成一道模糊的人形轮廓。守夜人首领依旧戴着那副光学迷彩面罩,面容隐没在光影交错之中,唯有手中那根能量棒泄露了存在——上面有明显的咬痕,正被他无意识地在指间旋转,划出一圈圈微弱的光弧。
他没说话,抬起手,在虚空中轻轻敲了两下,像是在测试延迟,又像是某种暗语。
林昭压低嗓音,声音几乎融进巷子的风里:“我需要‘凤凰计划’里没公开的实验体编号规则。”
对方咀嚼的动作顿住了。
“你不是第一个问这个的人。”他的声音经过变声处理,冷得像金属摩擦,“但你是第一个……活着走到这里的模板。”
林昭的手指微微收紧,指甲几乎嵌进掌心。她没追问“模板”是什么意思,只是直视着那团模糊的影像,声音更沉:“沈烬有十二个克隆体,苏璃控制十七个傀儡。这些数字,有规律吗?”
守夜人首领转动能量棒的速度慢了下来。他盯着她看了几秒,忽然低声说:“去查23号实验体的摇篮曲。”
林昭瞳孔一缩,立刻追问:“23号是谁?摇篮曲是什么?是音频?频率?还是基因编码?”
对方眼神微凝,似乎察觉到了什么异常。他没回答,反而迅速在空中输入一串指令。投影瞬间扭曲,边缘泛起数据崩解的雪花,像是被无形之手撕碎。
“别用主频段传消息。”他留下这句话,声音已开始失真,随即彻底切断连接。
通讯终止的刹那,终端自动清空所有日志,连缓存都不剩。林昭拔出密钥芯片,迅速塞进衣袋深处。她靠在冰冷的墙上,呼吸平稳,可太阳穴已隐隐作痛,像有细针在颅内游走。她知道,不能再动用“孤影”的高强度功能,否则大脑会过载到让她当场昏厥。
她转身,朝着停泊区走去。
灰星的天空永远灰蒙蒙的,工业尘埃如幕布般遮蔽了阳光。远处,“破晓号”静静停驻,半隐在雾气之中,舷梯未收,舱门微启,像一只沉默等待的巨兽。她踏上通道时,陈默的声音从驾驶舱传来,带着一丝紧绷:“信号源消失了,整条链路自毁了。”
“我知道。”她走进控制室,坐下前脱下手套,将剩下半截随手扔进回收槽。手腕上的纳米手环紧贴皮肤,表面安静无波,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
她打开主控台,将“23号实验体”和“摇篮曲”设为最高优先级。系统开始检索残存数据库中的相关记录。五分钟后,一条被删除三次的日志恢复成功——来自三年前联邦基因研究所的内部备忘录,内容简短却令人窒息:“LX系列实验体中,23号为初始神经同步对照组,音频刺激用于稳定意识投射。”
林昭的目光死死盯住“音频刺激”四个字,心脏猛地一沉,仿佛被无形之手攥紧。
她调出手腕上纳米手环的历史数据,翻到妹妹最后一次心跳的时间点。那时,手环曾自动播放过一段47秒的音频,来源未知,文件名是一串乱码。她一直以为是系统故障,可一个普通健康监测手环,为何会有音频功能?没人解释过。
她将那段音频提取出来,送入频谱分析程序。
与此同时,“破晓号”的曲速监测系统发出轻微蜂鸣。导航星图上,原本空无一物的航道区域,突然浮现出十二个微弱的量子纠缠信号点,呈环形分布,间隔均匀。每一个点的能量波动频率,都与沈烬实验室中克隆体的生命维持系统完全一致。
林昭暂停分析,目光转向那些信号点的轨迹预测。
它们没有移动。
而是在等待。
更准确地说——在同步。
她调取过去七十二小时的所有外部信号记录,发现每隔六小时,战舰就会接收到一次极低频脉冲,持续不到0.1秒,强度几乎等同于宇宙背景噪音,常规系统根本不会标记。但她让系统回放了三次,终于捕捉到隐藏的节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星际独孤:天才特工的复仇游戏请大家收藏:(m.qbxsw.com)星际独孤:天才特工的复仇游戏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