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妹妹那段“摇篮曲”的节拍,完全一致。
不是旋律,也不是音高。
是节奏。
每一段脉冲之间的间隔,精准对应摇篮曲每一小节的停顿。
她重新加载那47秒的音频,提取节拍波形,与十二个信号点的出现时间进行比对。匹配度高达98.6%。
误差,仅来自第四个节点。
她放大那个位置的数据流,发现它的信号延迟了0.03秒,还携带一段反向编码。她将这段编码送入“孤影”的轻量解析模块,片刻后,屏幕上跳出一组六位数:7-1-9-4-2-3。
这不是坐标。
是编号。
她猛然想起守夜人说的“23号”,又想起备忘录里的“初始神经同步对照组”。如果23号是起点,那其他编号是否也按顺序排列?而,会不会是另一个实验体的完整代号?
她将这串数字输入联邦旧档案模拟端口,尝试用三级权限破解。系统刚运行到第三步,“孤影”突然轻轻震了一下——这是它在无声示警,但并未强制中断。
破解成功。
屏幕上跳出一张模糊的实验日志截图。标题赫然写着:“神经映射同步实验第23次记录”。参与者名单第一行是“林昭”,状态标注为“模板激活”;第二行是“林璇”,状态为“意识锚定”;第三行是一串乱码,下方备注:“备用载体,待唤醒”。
林昭的手指僵在屏幕上。
她从没参加过这个实验。
可系统记录显示,时间正是三年前灭门案发生的当天凌晨两点十七分。
——正是她昏迷的时候。
她立刻调出自己的医疗档案,却发现那一晚的脑部扫描报告已被替换成空白文档。唯一留存的原始数据,是当时接入设备的序列号——
与沈烬机械义肢的接口协议,一模一样。
她终于明白了。
所谓的“摇篮曲”,从来不是为了安抚谁。
而是为了唤醒谁。
她缓缓站起身,走向主控台旁的存储柜,取出一支从未使用过的神经探针。这是她从“灰茧”医生那儿偷偷拿来的,原打算作为应急检测之用。现在,她必须确认一件事。
她将探针连接至纳米手环,启动反向读取程序。
就在数据流开始传输的瞬间,战舰警报骤然响起。
曲速航道中的十二个量子纠缠点同时增强信号。星图上,它们的光点由暗红转为亮白,缓缓重组,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
而在闭环正中央,一个新的信号点正在生成。
它还没有名字。
但它接收的脉冲频率,与林昭此刻的心跳,完全同步。
她的手指仍搭在探针开关上,指腹感受到金属外壳传来的细微震动——
仿佛,有什么东西,正从深渊深处,轻轻回应着她。
喜欢星际独孤:天才特工的复仇游戏请大家收藏:(m.qbxsw.com)星际独孤:天才特工的复仇游戏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