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她打听了一圈,也没人说她家坏话。而且,他不只是躲自己,家属院的女人,他都躲。
弄得她忍不住朝林晓晴打听,新来的方政委是不是有毛病。
林晓晴也不知道。
她跟方正没什么交集。
不过她跟军属们疏远点,是好事。
虽说部队的纪律严格,但方正条件好,家属院里有适婚年龄的姑娘,不排除有人富贵险中求。
秋风一天比一天冷,地上下了厚厚的白霜,到了收白菜、萝卜的时候。
秦谨行把存红薯的地窖扩大了一圈,用来放冬菜。
雪菜收了不少,林晓晴打算一部分晒成干菜,一部分腌雪菜。
估摸着这些足够自家吃了,把剩下的给左右邻居,郑素芬、陈娟几人分了分。
陈娟自己不会种菜,她理论经验倒是有,但一干起活来就走样,冯金山会种,但是他营里事情忙,没法三天两头侍弄菜地。
所以青菜长得并不好。
陈娟跟林晓晴关系好了之后,跟郑素芬、刘小兰也熟悉了,偶尔两家也会给她送些小菜。
然而,自家的菜根本拿不出手,她又不会腌菜、做酱菜。
都没有东西回给人家。
于是,也生了跟林晓晴学习种菜、腌菜的想法。
所以,这两天林晓晴腌雪菜、腌辣白菜、晒萝卜干的时候,她都在一旁帮忙学习。
陈娟脑子灵活,看两遍就记住了步骤。
剩下的就是动手做了。
可就是做的时候,出问题了。
她看林晓晴抓了把盐,她也抓了把,可是两人做的份量不一样,手的大小也不一样。
都是一把,咸淡能准吗?
“东西多,你就一大把,东西少,你就一小把。”
林晓晴说。
她做了两辈子,自然眼睛是尺,手里有度。
估摸着抓也不会差。
可陈娟不一样。
她需要一个准确的数。
比如,少许是多少,适量是多少。
这可把林晓晴问住了。
她从来都是估摸着放,没有差很多过。
就在这时,她想到了在书店买的一本菜谱,里面有教腌菜的法子。
于是拿了给陈娟。
陈娟翻看一看,少许、适量,两勺。
更头大了。
两勺,是多大的勺。
眼睛是会了,手不会。
“要不,我多腌点,回头给你送一些吧。”
林晓晴第一次觉得当老师这么难。
陈娟觉得很不好意思,“那材料费我出吧,需要多少调料,我去供销社买。”
陈娟买了几包调料回来,又帮林晓晴打下手。
除了洒调料的活不行,其他洗、切、晒都干的像模像样。
收拾完过冬的菜,又该囤冬天的柴火了。
今年马车班都去工地拉石头了,没有时间给大家拉柴火。
只能自己囤柴。
秦谨行没事的时候会去找枯死的老树根,刨回来,晒干、劈成柴。
所以,柴火棚大部分时候都是满的。
只是,最近他忙着水坝那边,中间又带人出了趟任务,没有时间砍柴。
林晓晴便约着刘小兰几人一起去捡梭梭柴。
不过,刘小兰不放心让小真一个人看儿子,没有去,说等胡大虎有空,让他去砍。
倒是赵春桃碰见她们了,拿着绳子和锄头,背着周芳芳的女儿,一起去了。
初冬的天已经挺冷了,赵春桃用背篓背着个半岁的孩子,也没给孩子戴个帽子。
大人看着都觉得冷。
“她这样不会受凉生病吗?”陈娟问。
她虽然没生过孩子,但也知道小孩子最脆弱。
万一得个风寒感冒,很有可能夭折。
“没事儿,小孩穷养,以后抗造,反而不容易生病。”
赵春桃满不在乎的说。
给周芳芳养孩子本来她就不情愿,还能把孩子当大小姐养不成。
陈娟见小孩子脸蛋被风吹的通红,把一个袖套折成两层,给她套脑袋上了。
赵春桃看了她一眼,“你还挺心疼孩子,也是,你男人前婆娘留下的两个娃,你都照顾挺好。对了,你咋不跟冯营长生一个自己的?不怕以后家产都留给别人的孩子吗?”
陈娟不想搭理她,快走两步追上了前面的林晓晴和郑素芬。
赵春桃气的哼了一声,“不识好人心,好心劝你,还给我脸色看。”
等你以后老了就知道了,没个自己的孩子,谁给你端吃端喝。
死了都没人发现。
她上一辈子可是深有体会。
想到这,赵春桃觉得一个孩子有点少。
万一这个不孝顺,总有另一个能指望的,看来回头还得拉着周凯再造一个。
想到造人的事,赵春桃看了眼前面的林晓晴。
上辈子,秦谨行不行,一辈子都没碰过她。
她当时为了强行要个孩子,给他下了公猪发情药,然而,他直接黑着脸去了医院,然后和自己分居了。
可是她后来又听赵来娣传,秦谨行没问题,和林晓晴两人经常办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子女不孝,重生后她嫁绝育军官请大家收藏:(m.qbxsw.com)子女不孝,重生后她嫁绝育军官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