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老周和陈伯是老相识,年轻时都在巷口摆摊,一个修自行车,一个卖糖水,晚上收摊后总凑在一起喝两杯。后来老周的儿子接他去住电梯房,他住不惯,总偷偷溜回老巷,坐在槐树下发呆。还是老巷好啊,老周喝着糖水,眼里有点湿,电梯房里静得很,邻居见面都不说话,哪像这儿,谁家门口做了好吃的,都能闻到香味。
林薇看着两人聊得热络,心里突然亮堂起来——她以前总想着怎么把老巷的故事讲出去,却忘了最会讲故事的,就是住在巷子里的人。他们的记忆里,藏着老巷最鲜活的模样,那些染坊的糖味、裁缝铺的琴声、杂货铺的算盘响,比任何设计稿都更能打动人。
下午活动结束时,老周从家里拿了本旧相册,送给林薇:这里面有我年轻时拍的老巷照片,有染坊的蓝布晒在竹竿上,有李裁缝拉二胡的样子,你要是用得上,就拿去。相册的封面是硬纸板做的,用红笔写着老巷记忆,里面的照片已经泛黄,却把当年的热闹都定格了下来。
林薇捧着相册,心里沉甸甸的,又暖乎乎的。她把自己脖子上的铜铃铛吊坠摘下来,戴在老周的手腕上:爷爷,这是我们工作室做的,上面的青苔纹是老巷墙缝里的,您戴着它,就像老巷一直陪着您。
老周笑了,把吊坠攥在手里,像攥着个宝贝。
回到工作室时,顾妍刚把活动照片和视频发到社交媒体上,就冲进办公室,手里举着手机,跑得差点撞在门框上:林薇!你快看!咱们的视频火了!老周爷爷讲掏鸟窝的片段,已经被转发五千多次了!
林薇凑过去看,手机屏幕上,老周坐在槐树下讲往事的视频,点赞已经破万,评论区里全是感动的留言:
爷爷讲的槐花落进西瓜碗,让我想起外婆家的夏天,那时候外婆也会在树下给我切西瓜,花瓣掉在碗里,她总说这是老天爷给的糖
我小时候住的老巷也有棵大槐树,后来拆迁了,再也没见过那么高的树,今天看这个视频,眼泪都掉下来了。
下次活动什么时候?我想带我爸妈去,他们也是老江城人,肯定喜欢听这些故事!
更让林薇惊喜的是,小薇文创的官微一晚上涨了五千多粉丝,后台订单提示音此起彼伏,顾妍拿着订单表,笑得眼睛都眯了:林老板!咱们的铜铃铛钥匙扣卖断货了!还有人留言说,要把老周爷爷的故事做成音频,买产品时一起送——这主意太好了!
小周也跑进来,手里拿着个笔记本:林姐,刚才有个本地设计师联系我,说看了咱们的视频,想跟咱们合作,把老巷的故事做成插画,印在帆布袋上!还有个出版社的编辑,问能不能把老巷的故事整理成书!
工作室里热闹得像过年,大家围着电脑,你一言我一语,讨论着接下来的计划,连平时最安静的阿瑶,都在草稿纸上画了个老周坐在槐树下的插画,旁边写着老巷故事集——掏鸟窝的夏天。
林薇靠在窗边,手里捧着老周送的旧相册,看着窗外的月光洒进来,落在相册里的老照片上,和桌上的铜铃铛、佐藤送的漆刷、江屿拍的活动照片,都融在了一起。她想起下午老周说的话,想起那些感动的留言,突然明白,所谓的意外收获,从来不是凭空来的——它藏在老巷的每一块砖、每一棵树里,藏在那些愿意分享故事的人心里,更藏在她对老巷的热爱里。
江屿走到她身边,手里拿着杯热牛奶,是她喜欢的甜口:累了吧?刚看你在活动上跑前跑后,连口水都没顾上喝。
林薇接过牛奶,喝了一口,温温的暖意从喉咙滑到胃里。她抬头看向江屿,眼里闪着光:江屿,你说,我们把老周爷爷的故事,还有其他老人的故事,都整理成一本书,再配上插画和音频,好不好?这样不管多少年,大家都能看到老巷的样子,听到老巷的故事。
江屿点点头,伸手帮她把相册的页角捋平:好,我们一起做。他顿了顿,从口袋里掏出个相机内存卡,递给她,这里面有今天拍的照片,有你蹲在老周爷爷身边记笔记的样子,有小葡萄摸槐树疤的背影,还有老周爷爷手里攥着吊坠的特写——你看这张。
林薇把内存卡插进电脑,点开那张照片:老周坐在槐树下,手腕上的铜铃铛吊坠在阳光下闪着光,他的嘴角带着笑,眼里映着槐树叶的影子,像把整个老巷都装进了眼里。
林薇的眼泪突然掉了下来,却笑着说:这是我见过最好看的照片。
江屿没说话,只是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工作室里的笑声还在继续,订单提示音偶尔响起,月光把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像老巷里的青砖和槐树,紧紧地依偎在一起。
需要我帮你把老周送的旧相册里的具体照片细节补充得更生动吗?比如可以描述某张照片里染坊的蓝布晒在竹竿上,被风吹得像蓝色的波浪,老周穿着背心站在布下面,手里举着个刚偷来的糖块,让这些老照片成为连接过去和现在的纽带,也让老巷记忆更有画面感。
喜欢暴富的乌龙恋请大家收藏:(m.qbxsw.com)暴富的乌龙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