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里人的一再劝说下,老丫头这才把大辫子剪了,为这他还哭了好几天,把那条大辫子珍藏了起来。
在那时候,全国都唱样板戏,公社的宣传队在排演《红灯记》的时候,因为他学过戏,嗓子又好,是这一带的名角,再加上他家出身是贫农,“根儿红苗儿正”,就叫他参加了乡里的“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在这里发挥了他的特长,扮演《红灯记》里的李铁梅。
当时全国都在演样板戏,假的大辫子不好买,他就把自己剪下来的那条大辫子拿了出来,当作假发用。他的李铁梅算是演绝了,全公社每一个大队没有不欢迎的,可谓是“红极一时”了。
又过了一年后,公社解散了宣传队,他又回到了村里,还是一个普通农民,但是,他还是经常参加演出。
从改革开放之后,村里又恢复了戏班子,他一边自己唱戏一边带徒弟,后来徒弟学得差不多了,他自己就很少再唱戏了,在戏班子里当指导。
老丫头的徒弟有本村的,也有外村的,现在也都二三十岁了,本来他已经不收徒弟了。使他感到遗憾的是徒弟教了不少,但是却没有一个使他满意的。
我的家和他家沾一点儿亲,他是我爷爷没出五服侄子。尽管如此,我的奶奶和他说了好几次,他才答应过来看看我是不是唱戏的材料。
我记得那一天,他来到了我的家里,先看了看我的身板儿,他看到,我也梳着一条长辫子,穿着花衣服,完全就是一个女孩子,而且我还说着一口女孩子的话,但他知道我是男孩子。他又叫我唱了一支歌,我就唱了几句《苏三起解》,唱的不是腔不是调儿的,他却还觉得不错。
他看着我和他是一样的经历,也从小就当成了丫头养活着,况且他看到我的先天条件也还不错,就破例收我当了徒弟。
他对我奶奶说:“老婶子,这个徒弟我收下了,我这个‘老丫头’,一定带好你们家的这个‘小丫头’,只要他不怕吃苦,听话,好好学,我一定能把他教好,让他重现当年我‘老丫头’的风采!”
奶奶说:“这孩子从小就娇惯坏了,你是他师傅,俗话说,师徒如父子,你该说就说,该打就打,老话说‘打戏打戏’,不打不成材,我们家里决不过问。”
老丫头又说,“老婶子,打戏那是早年间的规矩,现在早就不时兴了。你放心,我会认真教他的,谁让我们俩都是‘丫头’呢?”
奶奶听了后又说,“你这么一说,我就放心了。”
按照老规矩,老丫头请来了他的师兄弟,也叫来了他的徒弟们。那些人我平时都管他们叫“叔叔、姑姑”,现在按照老规矩都成了我的师哥、师姐。
我拜过了祖师爷画像,又给师傅磕了头,见过了各位师叔师大爷,又见过了众位师兄师姐,我们家准备了一桌酒席,请大家吃了一顿饭,这就算是我的拜师礼。
因为师傅看我嗓子好,长相又俊,他和几位师伯师叔商量了一下,就决定叫我学习小旦。他认为我是一个可造之材,在我的身上寄托着他后半生的希望。
老丫头要求我每天早晚都要到他家里去,到了农闲的时候还要住在他的家里,这样我就成了他的入室弟子。师姐们嘴上没说什么,但是他看得出来,她们都有些嫉妒我,因为在她们学徒的时候,谁也没有受到过这么好的待遇。。
因为是学唱小旦,从一开始师傅就叫我缠腰,用一根长长的白布带子缠在腰上,防止腰身变粗,就是晚上睡觉的时候也不能解下来。
喜欢我的大辫子生涯请大家收藏:(m.qbxsw.com)我的大辫子生涯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