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防御机制被触发!但……强度可控,似乎只是警告?”山魈眯起眼睛,分析着数据,“它识别了我们的侦察行为,但没有立即发动毁灭性攻击。”
“它在评估,”江华缓缓睁开眼睛,眸中闪烁着冷静的光芒,“或者说,它的程序设定中,对于非敌对的技术探测,给予了警告而非立刻清除的回应。但这不代表我们可以掉以轻心。”
侦察行动被迫中止。受损的“海沟爬行者”被艰难回收。获取的情报已经足够丰富,也足够惊心。
舰桥内,紧急作战会议召开。
“我们必须进去。”江华的结论不容置疑,“这个前哨站的价值无法估量。它可能藏着我们理解网络不稳定、甚至主动修复它的方法,也可能藏着关于‘收割者’的更核心情报。更重要的是,它认可‘样本S’的密钥,这是我们目前唯一的优势。”
“但风险极高,”山魈陈述事实,“深度、水压、未知的内部结构、被触发的防御机制……这比强攻一个军事基地还要危险。”
“所以,我们需要一个计划。”江华的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位核心成员,“一个充分利用我们手中‘钥匙’,最大限度降低风险的计划。”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成了与时间和未知赛跑的智力风暴。
技术团队开始疯狂工作,根据沈哲明笔记中关于生物密钥接口的详细描述(得益于他严谨的研究习惯),结合刚刚获取的端口数据,紧急改造一台备用“海沟爬行者”深潜器。他们在其机械臂上加装了特制的、能够模拟“样本S”特定生物电信号的发射探头,并集成了一个小型的、能够承载沈哲明数据核心片段的生物电脑。这将是一次远程的、非接触式的“钥匙”验证尝试。
行动部队则开始制定详细的潜入和应急方案。他们研究了“海沟爬行者”传回的海底地形图,规划了最佳的接近和撤离路线。针对可能遭遇的自动化防御单位(类似“摇篮”内部的守卫),他们设定了多种交战和非交战应对流程。考虑到万米深海的极端环境,每个人都反复检查着自己的“守望者”护甲的水密性和抗压能力,尽管所有人都清楚,一旦护甲在深海中破损,生存几率微乎其微。
江华则将自己关在临时布置的静室里,面前摊开着沈哲明的笔记本。她不是在寻找具体的公式,而是在反复品味他字里行间那种对未知的敬畏、对理解的渴望,以及那份深植于“样本S”本质中的、与“织网者”网络连接的“感觉”。她知道,单纯的信号模拟可能不够,她需要引导这次认证,需要将那份属于沈哲明的“意志”,哪怕只有一丝,注入到这次尝试中。
“巡天者-1号”如同一只蛰伏的巨兽,悬浮在黑暗的深海上空。舰外,夜空晴朗,繁星闪烁,与下方那片隐藏着远古秘密的、墨汁般的海洋形成了鲜明对比。海风轻柔,但每个人都能感受到,那平静之下正在汇聚的、足以颠覆认知的暗流。
风暴,已在眼前。
不是能量狂潮,而是一场深入未知腹地、与远古造物进行第一次正式“对话”的冒险。
一切准备,都已就绪。
只待黎明时分,那决定性的……第一次接触。
喜欢锦绣烬:关东寒霜请大家收藏:(m.qbxsw.com)锦绣烬:关东寒霜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