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就到了晚上,精致准备的饭菜将两张桌子填得满满当当。
众人依次入座,洪坤因为能喝酒,特意被安排在了几个长辈中间。
几个老辈子似乎想找回场子,一个劲地找洪坤灌酒,洪父不管怎么挡都挡不住。
洪坤倒是来者不拒,但有要求,你是长辈,我敬你,我喝一杯,那你就得喝半杯。
很快,这些长辈就被反灌得醉醺醺,吃饱喝足后,又一道上了麻将桌,这架势怕是要鏖战到天明。
大伯在吃饱后,并没有去搓麻将,反倒是拿起鱼竿,跑到院坝外头的堰塘去钓鱼。
几个年轻人则是拿起手机,自顾自地趴在沙发上玩着。
“坤哥,嘿嘿,开两局?”
洪坤的一个堂弟蹭了蹭洪坤的胳膊,拿出手机,想和他一起打两把游戏。
洪坤摇摇头,哈哈一笑,说了句没空,端着一张板凳,就坐到了堰塘边的钓台那里。
南方的冬天,自然是阴冷刺骨,不少人,年纪轻轻就患上了类风湿。
不过洪坤大伯保养得很好,年过半百,身子骨依旧硬朗。
洪坤端着板凳坐在大伯旁边,然后很自觉地摸出一支提前准备的烟,递给大伯。
“二娃,你来这干啥?外头冷!回屋头耍去。”
大伯把烟往旁边的火盆里点了点,就熟练地叼在嘴里。
洪坤不动声色,拿起渔具包里的鱼竿,绑上线,钩上蚯蚓,熟练地抛出,平静的水面上一时间波纹皱起。
要说这洪家老辈子里面,谁的文化最高,见识最广,当首推大伯。
大伯的成绩可是以前在区里名列前茅的,后来考上了众人羡慕的中专。
后来顺理成章,有了铁饭碗,是在县里管理资料的那种,只要愿意干,迟早能升上去。
但大伯不想勾心斗角,索性辞了职,回家务农。
大伯人生得勤快,闲不住,家里地不少,前些年还起了个大猪圈,就靠这些产业,都赚了个盆满钵满。
“对了大伯,能给我讲讲后山那些盗墓啊之类的事吗?”
“哈哈,好小子,原来是念的这茬!好吧,那就给你摆摆!哦哟,中了!”
大伯一边笑,一边看向下牵动的七星漂,等差不多了,立刻顺势起竿,一尾漂亮的鲫鱼就给钓了上来。
收了鱼,杆子再度抛出,大伯擦了擦手,这才给洪坤讲起了后山的那档子事。
洪坤的曾祖父,也就是他大伯的爷爷,以前就给子女们讲过后山的故事。
“你们这些小崽子,有事没事别往山上跑,小心草寇勾了魂!山上可是埋了不少古人,这朦胧月亮出来,它们就跑出来吃人!”
这是洪坤曾祖父经常给子女们说的话,这话自然是真假参半,很多事情,他自己都不知道。
大家都把这事当做了饭后的谈资,但大伯不一样,他读过书,也会读书,他深知这世上不存在什么空穴来风的事。
原本他也打算初中毕业就辍学,结果刚上小学那会,就恢复了高考,于是大伯从那时候就打算考个大学,光耀门楣。
可天不遂人愿,小学毕业那会,曾祖父在外做生意,遇到意外客死他乡,连尸体都没找到,家里的经济突然紧张起来。
作为长子,自然是要为家里考虑,思量再三,还是去读了中专,以后混个铁饭碗,让家里稍微宽裕些。
中专毕业后,他被人分配到县里的资料管理部门,那里事其实很少,大伯每天都是喝着茶,借阅隔壁图书馆里的书。
也就是在那时候,大量的盗墓贼跑到他们那边挖洞。
大伯有一次回老家,无意间看着如此之多的盗洞,也是好奇不已。
经过一番查找,终于了解到了一些事,对后山的情况有了些猜测。
“呃,所以说啊,那后山埋的,大概是一个元朝王爷。”
大伯在图书馆查阅了两个多月的资料,他终于发现,在晚唐时期,荣县修了座荣王府。
这荣王府,乃是敕造,专供京城来的郡王居住。
在唐朝时,大多数皇室外戚,自长安而来,在此混些时日,博些好名声,他日回长安,也好说得过去。
到了南宋,这荣王府更可称得上是龙兴之地,宋光宗赵惇在荣登大宝之前,就在此地住过三年。
自此以后,很多郡王甚至以居住于荣王府为荣幸。
元朝时,朝廷还是派来皇室宗亲进行历练,可惜后期朝堂腐败,朝廷连自己都顾不上,自然也顾不上一个郡王。
这也就导致了,最后有郡王在荣地郁郁而终,朝廷也只是带了些玉器财物和丫鬟,当做陪葬品。
怪不得那里有这么多盗洞!洪坤恍然大悟。
其实荣县的历史悠久,可追溯到炎黄时期,据说荣地在古时候,乃是轩辕之子,青阳氏的封地,号青阳封国。
后来不知为何,又改了个“夜郎国”的名字。
直到西周伊始,武王分封天下,封十大功臣中的荣公为西南诸侯,其封地,就在夜郎国地界,荣地之名,至此而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至仙传说请大家收藏:(m.qbxsw.com)至仙传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