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周映荷抬起头,“我刚才感应到了休眠信号。菌王的能量场正在收缩。如果这是真的结晶,用了它,全镇的地脉感知会断掉,至少一个生长季。”
她说的“菌王”,是深埋地下三百米的一株远古真菌母体。它的菌丝网络贯穿整片土地,连接每一寸耕地、每一片树林,甚至影响居民的情绪。它是这片土地真正的“心脏”。一旦它休眠,水源净化停止,作物抗病力下降,气候调节机制崩溃……
换句话说,这个小镇将失去赖以生存的“第六感”。
气氛一下子沉重起来。
远处传来一声鸟叫,却是机械音。赵铁柱立刻查看手表上的信号面板,眉头一跳——原本绿色的监测点全变成了灰色。
“断联了。”他说,“我的监控网,全废了。”
这套由十二个节点组成的预警系统,是他近三年的心血。每一个都伪装成鸟巢或岩石,分布在镇子四周,实时监控环境变化。而现在,所有信号同时中断,意味着要么设备全毁,要么遭到高强度干扰。
答案很快揭晓。
陈砚站起身,望向镇外公路。风里传来低频震动,踩在脚底都能感觉到——那是重型军用车辆才会有的共振。
“他们知道我们用了非常手段。”他说,“也猜到我们手里还有剩下的。”
话音未落,头顶树梢一阵晃动。
几架黑色无人机贴着林冠飞来,机身扁平,无声无息。它们在古井上空盘旋一圈,突然同步下压,机腹弹出环形装置,一道淡蓝色电弧瞬间扩散。
赵铁柱扑倒在地,手中的仪器冒烟熄火。周映荷闷哼一声,指尖菌丝断裂,缩回皮肤。那一瞬,她感觉像是有人用冰锥刺穿了她的神经。
“电磁脉冲!”赵铁柱吼了一声,翻身抄起扳手,“他们要抢!”
陈砚一把抓住陶罐,往后退了两步。罐底还剩最后三分之一的结晶,是他特意留下的——万一第一次献祭无效,还能再试一次。
可现在,这东西成了靶子。
林子里传来脚步声,不是零散的,是成队列的推进。黑衣人从两侧包抄过来,动作整齐划一,每人手腕戴着金属环,走路几乎没有声音。那种步伐节奏,不是普通训练能练出来的。
“不能让他们拿到!”周映荷撑着石栏站起来,再次催动菌丝。这一次她不再控制深度,而是爆发式释放。地面像泼了油般湿滑,最先冲上来的两人脚下一滑,直接摔进水沟。
赵铁柱趁机冲到陈砚身边,夺过陶罐,反手塞进井口右侧的石缝里。那是个老排水口,常年堵塞,又被藤蔓遮住,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
“你去引开他们!”他把扳手递给陈砚,“我守这儿!”
陈砚没动。他盯着那些黑衣人重新站稳,开始分散包围,熟练得像演练过无数遍。
“他们不是冲人来的。”他说,“是冲结晶来的。说明他们确认这东西有用。”
“那又怎样?”赵铁柱咬牙,“有用才更要保住!”
周映荷突然伸手按住地面,整个人一颤。
“地下……有反应。”她声音发紧,“结晶留在井边,地脉在躁动。不是欢迎,是警告。”
陈砚立刻看向残卷。纸面剧烈发烫,背面纹路疯狂扭动,最终拼出一行新字:晶用则息,根断则亡。
他明白了。
这结晶确实是履约的答案,但它不是钥匙,而是终点。一旦投入,契约完成,地脉将进入强制休眠,菌丛封闭,全镇与土地的连接彻底中断。而这些人,就是等着这一刻——当守护者失去感知能力时,便是他们动手的最佳时机。
他们不需要破坏防御,只需要等防御自行瓦解。
“他们想让我们自己毁掉防线。”他低声说。
赵铁柱冷笑:“那就别用。”
“可倒计时还在走。”周映荷提醒,“七十二小时,只剩不到五十了。不用它,镇子照样塌。”
三人沉默。
风忽然停了。
无人机悬停头顶,黑衣人停在五米外,没人再上前一步。气氛像拉满的弓,只等一根弦断。
陈砚缓缓抬起手,按在残卷上。他没说话,只是将掌心贴紧泥土,闭眼感受脚下每一寸震颤。
他知道,在这种时候,任何语言都是多余的。真正能沟通的,唯有土地本身。
三秒后,地面轻微起伏,一道裂缝从井口向外延伸,刚好拦在敌方前进路线。泥土松动,一块石板塌陷,逼得最前面那人后退。
这不是攻击,而是宣告——此地不容侵犯。
周映荷抓住机会,再次释放菌丝,这次不是攻击,而是编织。细丝在地面交织成网,缠住对方鞋带、裤脚,虽不致命,却让行动变得迟滞。她已无力发动大规模反击,只能用这种方式拖延时间。
赵铁柱抄起扳手,挡在石缝前。他的肩膀还在渗血,但他站得很稳,像一座生锈却不肯倒塌的铁塔。
陈砚盯着领头黑衣人的背影,忽然开口:“你们老板知道吗?这东西用了,你们也得不到地脉。”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地脉觉醒我靠残卷种田成神请大家收藏:(m.qbxsw.com)地脉觉醒我靠残卷种田成神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