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东三百里,曰青丘之山,其阳多玉,其阴多青雘。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能食人,食者不蛊。——《南山经》
其状如狐而九尾。
呵。
这世上根本不可能有狐妖修成九尾。
溯及先秦至汉,九尾实为祥瑞之兽,现世则兆王者兴、子孙繁。
后至封神大劫,有九尾应天承运,附冀州侯苏护女妲己之身,惑纣王心志,乱成汤社稷,终致殷商倾覆。
盖因这番因果,天道垂怜,特赐天下狐族一线通天之机
凡修得九尾者,即刻蜕却妖身,证道天狐仙位。
不同于山精野怪之流。
此乃天道敕封之正果,名列仙箓,秩比天官。可享人间烟火,受万民供奉。
然,天道冥冥,难得两全。凡狐妖修行至八尾境满,便需入红尘历世,寻遇其所见第一人,偿其一愿。
然,每以法力成全他人一愿,狐妖便须自断一尾,以作偿报。
得愿,则断一尾;断尾,则道行折损。如此循环,几无成仙之期。
故万千狐族,渐心灰意冷,多弃此路。
山野深处,岁月不知几何。
有狐修持,已得八尾。
它最初的梦想很简单,修成九尾,得证正果。
很多很多年前,它第一次窥见九尾的门槛。
山道旁遇一寒门书生,衣衫褴褛,对月长叹,只求功名。
狐动了念,施了法。
书生后来果然高中,锣鼓喧天,好不风光。
狐看着自己掉落的尾根,沉默地钻回山林。
又不知过了多少轮春秋,它再次修回八尾。
下山遇一垂死老翁,儿女围榻哭泣。
老翁攥着它的爪,咳着血,只求再多活几年,看着孙儿娶亲。
狐叹了口气,妖力流转,为老翁续了命。
又是一尾脱落,无声无息。
第三次,它遇见一个枭雄。
那人眼中有火,说要荡平天下不公,要重整山河。
狐觉得这愿望够大,或许能抵得过一尾。
它倾力相助,呼风唤雨。
乱世起,烽烟燃。
事成那日,它的第八条尾巴再次脱落,没有丝毫犹豫。
一次又一次。
愿望或大或小,或自私或高尚。
它帮樵夫寻过走失的牛,帮妇人找过丢失的银簪,也帮过将军赢得必输的战役。
每实现一个愿望,它的气息就衰弱一分,身后必有一尾凋零,化作飞灰。
道行如退潮般跌落,又需要耗费百年、甚至更久的光阴,在山川间默默苦修,才能重新凝回那第八条尾巴。
它记得每一个它帮助过的人类的脸,记得他们愿望达成时的狂喜。
那些笑脸像刻在它心里。
它也开始厌倦。
山外的世界变了又变,城池起了又塌,王朝更迭如四季轮转。
只有它的循环不变:修炼、八尾、入世、实现愿望、掉尾、重头再来。
同族的狐狸早已放弃,笑它痴傻。它们说天道给的这条路,本就是绝路。
它只是沉默地趴在月光下,舔舐着断尾处的旧伤疤。
那伤疤永远不会真正消失,就像它心底那点不肯熄灭的念想。
它也不知道自己还在坚持什么。
或许只是想亲眼看一看,那第九条尾巴,究竟是什么样的。
或许只是想问一问那天道,既然许了狐族这般通天之路,为何又设下这等无解的轮回。
它甩了甩头,站起身,再一次走向山林边缘。
山下又有了人烟,灯火星星点点。
它不知道这次会遇到谁,又会许下什么愿望。
它只是继续走着。
八条尾巴在身后摇曳,像一团沉默的、不肯散去的执念。
后来,它遇见了一个小女孩。
当它依照惯例,询问对方有何心愿时。
那女孩只是睁着一双清澈的眼睛轻轻摇了摇头:“我……我不知道该许什么愿。”
八尾狐沉默片刻。
最终敛去周身华光,化作一只再普通不过的白狐,默默跟在了女孩身后。
它想,或许等她想到了,便会开口。
女孩看起来有些不灵光,反应总是慢半拍,成了村里其他孩子捉弄的对象。
他们朝她扔泥巴,抢她篮里的野果,笑声尖锐刺耳。
自从她身边多了这只毛色纯白的小狐狸,那些孩子的注意力便被吸引了过来。
他们叫嚷着要抢走它。
这一次,女孩竟没有像往常一样缩起肩膀。
她张开细细的胳膊,挡在了狐狸身前,嘴唇抿得紧紧的。
结果可想而知。
推搡,辱骂,她被打倒在地,篮子翻了,野果滚了一地,沾满泥土。
“许愿吧,”
夜幕降临时,八尾狐看着女孩清理手臂上的擦伤,开口道,
“我可以让他们每个人,都受到应有的教训。”
女孩再次摇了摇头,小手胡乱抹了下脸。
但八尾狐分明在她低垂的眉眼间,捕捉到了一丝未曾有过的挣扎。
日复一日,八尾狐跟着她进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妖孽作祟,道爷我身负刑天之力请大家收藏:(m.qbxsw.com)妖孽作祟,道爷我身负刑天之力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