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分么.....”
他喃喃自语,像是被抽干了所有力气,两句话不受控制地浮现在脑海:
“毁灭你,与你何干。”
“超越你,而你无法理解。”
他所在的文明竭尽全力攀登的科技高峰,在这座庞大的知识库面前,不过是山脚下一粒甚至不被察觉的尘埃。
舰长对他所说的——站在巨人肩膀上。
此刻有了全新且无比沉重的含义。
他的新生,注定要从承认自己的“无知”开始,这是一场彻底颠覆旧世界的、漫长艰难的跋涉。
【基于评估结果,系统为您生成定制化学习路径】
【诊断结论:学员具备扎实的宏观工程架构与经验直觉,但缺乏对物质-能量本质的微观与高维认知框架】
【学习路径已生成,课程模块开始载入...】
旺斯怔怔地看着全息屏幕上滚动的诊断结论。每一个字都像针一样扎在他心头,宏观工程架构正是他毕生所学, 而微观与高维认知框架,是他连门扉都找不到的领域。
系统界面迅速刷新,一个三维课程树状图缓缓展开,正是那张令人望而生畏的科技图谱的简化版。
三个高亮的核心课程被标记为优先学习序列:
【NCP-101《核芯物理学入门导论》】:关联学科高能物理学、量子物理学。
【MLE-201《分子工程学基础》】:关联学科纳米工程学、机械工程学。
【SAE-301《曲率驱动原理》,《高等数学基础》】:关联学科火箭科学、等离子物理学、空间航行工程学
【每日推荐学习时长:3.5标准时】
【是否立即开始核芯物理学导论课程?】
旺斯深吸一口气,仿佛要汲取足够的勇气,他抬起手,手指微微颤抖,却异常坚定的点下——确认。
学习界面瞬间变换,原本冰冷的试题变成了流动知识全息影像。
起初,旺斯紧锁眉头,但随着课程的深入,一系列精妙的数学推导和实验数据逐渐展开,他发现自己固有的认知框架正在被一点点瓦解。
三个半小时在高度专注中飞快流逝。
当系统提示今日学习时间结束时,旺斯才恍然从知识的海洋中抬起头来。
【今日学习进度:核芯物理学导论(0.0000001%)】
【获得贡献点:5 LP】
学习台的舱门缓缓打开,外界的声音重新涌入耳中。旺斯站起身,脚步有些虚浮地走出这个静谧的空间。
但此刻的他,与三个半小时前走进这里时,已经有了微妙的变化。
他的眼神不再充满挫败感,也不再‘虔诚’,而是带着一种真实的困惑与灼热渴望。一种终于窥见真正深渊后,产生的、近乎本能的求知欲。
当他再次看向D4学院那些学员时,突然意识到:那些他曾经认为不可思议的技术,可能都建立在刚才课程中提到的那些基础原理之上。
走廊上,几个年轻学员正在讨论一个护盾优化方案。
旺斯默默看了一眼他们的职级,都是L7甚至L6的高级工程师。
其中一人说道:“如果采用真空极化补偿来优化偏阻护盾的相位阵列,或许能突破现有回充速率的上限。”
另一人摇头反驳:“难,核心矛盾在于,偏阻护盾的本质是创造一个局域化的高能量密度场,用以高密度偏转和缓冲吸收来袭的能量冲击,我们现有的相位阵列,其能量回充速率的上限受制于舰船能源核心的峰值输出功率。除非.....能在纳秒级时间内提供一个额外的能量缓冲,从而突破主能源系统的限制。”
旺斯猛地停住脚步。
这些词汇在三小时前的《核芯物理学导论》全息课程中,曾如惊鸿般掠过他的认知边缘。当时他只觉得是遥不可及的理论概念,此刻却从这些年轻工程师口中如此自然地流淌出来。
他下意识地靠近几步,假装查看走廊上的区域导览地图,耳朵却捕捉着每一个音节。
“关键是能量补偿路径的优化。”一个佩戴L7徽章的女工程师在全息界面上快速勾勒着能量流模型,“如果用我创建的的增强变体模型作为基础,再叠加动态能量调制....这样谐振....”
“太理想化了。”她的同伴,一位L6级别的工程师打断道,“实战中的能量波动是混沌的,我们联邦425mm磁轨炮齐射都可以破坏你精心设计的谐振条件。”
“所以,我更倾向用RAM护盾技术中的吸收矩阵模型,通过强相互作用力场的周期性重构来动态分散冲击能量,虽然瞬时偏转效率会下降5%,但系统稳定性和持续性更好。”
旺斯的手指无意识地在空中虚划着,神情专注。
他听不懂,但又隐隐约约抓住了什么。
他第一次意识到,这些看似天方夜谭的名词,并非孤立的魔法咒语,而是一个庞大、自洽且层层递进的知识体系中的一环。
“所以最终还是要回到护盾能量导流这个关键问题。”那位L6工程师总结道,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偏阻护盾的强大,源于能量,而它的所有弱点,也都是对能量的管理控制、分配与耗散。”
“要为一艘新世界(土着)的驱逐舰装上我们民用级别的偏阻护盾.....必须得改反应堆输出能量效率和总额,可是....这道作业议题又不让我们改....”
谈话声渐远,几人走向远处的实验室。
旺斯独自站在走廊里,目光追随着那些年轻的背影。
他曾以为自己是来“学习新技术”的,现在才明白.....他看向那关闭的学习台入口。
从今天开始,他要重新学习的是——如何思考。
喜欢EVE:星海传说请大家收藏:(m.qbxsw.com)EVE:星海传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