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后,大朝会。
京城连日阴雨初晴,金色的晨光穿透云层,斜斜地洒在太极殿的琉璃瓦上,折射出炫目的光彩。
百官鱼贯而入,气氛却不似天气那般明朗,反而透着一股山雨欲来的压抑。
病假半月的太傅裴仲,今日复朝了。
他身着一品朝服,身姿笔挺,面色红润,哪里有半分病容。
那双浑浊了半辈子的老眼,此刻精光四射,仿佛这半月的闭门不出,是为了一次性的淬火与磨砺。
“臣,裴仲,有本奏。”
他一出列,整个朝堂瞬间静得落针可闻。
李云潜肃立于太子位,眼帘微垂,不动声色。
他知道,这头蛰伏的老虎,终于要亮出它的爪牙了。
裴仲手捧一卷厚厚的奏章,声音洪亮,响彻大殿:“启奏陛下、殿下。新朝初立,百废待兴,然政令频出,恐扰民生。老臣闭门思过,遍览古今,呕心沥血,拟成《安国十策》,以固国本,以安民心!”
他身后,十余名老臣齐齐出列,躬身附和:“臣等附议!”
声势浩大,俨然已是同气连枝。
裴仲朗声宣读,前九条皆是“宽赋减役”、“开仓济民”、“重农抑商”、“安抚宗亲”之类的堂皇之言,句句不离祖宗之法,字字饱含仁政之心,听起来无可指摘,甚至让不少中立官员暗暗点头。
然而,真正的杀招,在第十策。
“其十,为正视听,固纲常。臣请,裁撤察罪司。其纠察百官之权,归还都察院;其刑讯缉捕之权,归还刑部。另,为襄助殿下推行新政,广纳良言,臣请,仿效古制,设立‘皇族评议会’,由宗室亲王及德高望重之老臣组成,共议国事,监督新政得失。此乃与国同休、共治天下之美意!”
话音落定,满朝哗然。
这哪里是辅佐,分明是夺权!
裁撤察罪司,是斩断太子的利爪;设立皇族评议会,则是给太子的脖颈套上枷锁。
从此以后,任何新政都要经过这群老家伙的“评议”,皇权不再独尊,而是要与旧贵族“共治”。
李云潜面无表情地听着,心中却已是寒意森然。
退朝后,东宫书房的气氛凝如冰霜。
“他想把我的刀,重新铸成他们的锁。”李云潜将一杯冷茶一饮而尽,声音里透着彻骨的冷。
陈萍萍立于窗边,一言不发,但捻动扳指的频率却暴露了他内心的杀意。
范建则眉头紧锁,在室内来回踱步,显然也觉得此事棘手至极。
“不能答应。”叶轻眉的声音清脆而坚定,打破了沉寂。
她刚看完朝会录本,脸上没有丝毫慌乱,“裴仲这招,看似退让,实则是换皮统治。一旦同意设立皇族评议会,就等于在法理上承认了皇权需要经过宗室与旧臣的批准。今日他们能监督新政,明日就能干预储君废立。殿下,这是在掘庆国的根。”
李云潜点了点头,这正是他最担心的。
叶轻眉走到地图前,目光落在京城的布局图上,嘴角却勾起一抹冷冽的笑意:“他们要唱一台仁政爱民的大戏,我们为何不成全他们?殿下,不必拒绝这《安国十策》,反而要大加赞赏,全都接纳。”
“什么?”范建惊愕地停下脚步。
“但要附加一个条件,”叶轻眉的手指在图上轻轻一点,仿佛点在了裴仲的命门上,“就说为了确保每一分宽减的赋税、每一笔安抚的银两都能落到实处,不被贪官污吏侵占,自即日起,凡涉及国库拨款的政令,实施前,必须由察罪司出具‘廉政评估报告’,并全程监督。无报告者,户部一概不予拨款。”
李云潜的眼睛骤然亮起,猛地一拍桌案:“好!好一个以守为攻!他裴仲要么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安国十策》变成一纸空文,要么就得主动接受察罪司的监督,变相承认其权威。让他自己打自己的脸!”
他看着叶轻眉,目光中满是欣赏与信赖。
这个女子的思维,总能于绝境中辟出一条全新的道路。
然而,就在李云潜与叶轻眉在朝堂上与旧党斗智斗勇之时,陈萍萍却在暗处嗅到了一股浓重的血腥味。
近半月来,京郊接连有三名旧党外围的幕僚“意外身亡”。
一个坠马,一个醉酒溺毙,还有一个突发心疾暴毙。
刑部草草勘验,皆以意外结案。
但陈萍萍的情报网却显示,这三人死前,都曾在不同场合公然辱骂过太子与叶轻眉。
他不动声色地调阅了黑骑近期的行动记录,发现副统领秦业曾三次带队夜出京城,任务日志上却是一片空白。
一股不祥的预感攫住了陈萍萍的心。
他亲自提审了那三晚当值的黑骑哨官。
起初哨官还守口如瓶,但在陈萍萍那双仿佛能洞穿人心的眼睛注视下,终于心理防线崩溃,吐露了实情。
三道密捕令,均由另一位高层朱格,以“肃清流言,维护东宫安全”为由直接签发,绕过了陈萍萍,直接交给了只认军令的秦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庆余年,叶轻眉掀翻皇权前夜请大家收藏:(m.qbxsw.com)庆余年,叶轻眉掀翻皇权前夜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