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礼欢骑着那辆吱呀作响的破自行车,驮着满心的喜悦和沉甸甸的收获,回到靠山屯时,日头已经偏西了。
刚一进屯子,就感受到了与往日截然不同的气氛。
几个蹲在村口老槐树下抽旱烟的老头,看到他回来,眼神都变了,不再是以往的鄙夷或无视,而是带着好奇、探究,甚至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讨好。
“欢子回来了?鱼卖得咋样?”有人主动打招呼。
“啧啧,看看欢子这车把上挂的,又是肉又是布的,这是真发财了啊!”
“繁林叔家这回可算是起来了!”
孟礼欢只是笑着点点头,并没有停留,脚下蹬得更快了。
他现在迫不及待地想回家,想把钱交给爹娘,想把东西分给家人。
离自家小院还有老远,就看到院门口围了不少人,都是屯里的婶子大娘和小媳妇,正和王秀娥、韩晶晶婆媳俩说着什么,个个脸上都洋溢着羡慕的表情。
院子里,孟繁林正被几个老哥们围着,虽然极力想保持矜持,但那眉飞色舞的样子,根本掩饰不住。
显然,孟家父子爆网捕获大量黄花鱼的消息,已经像风一样传遍了整个屯子。
“呀!欢子回来了!”有人眼尖,看到了蹬车过来的孟礼欢。
人群顿时一阵骚动,所有人的目光齐刷刷地聚焦在他身上,以及他车把上那些显眼的货物上。
王秀娥和韩晶晶也立刻看了过来,眼神里充满了期待和紧张。
孟礼欢把自行车支在院门口,笑着从车上取下东西:“爹,娘,我回来了。”
“哎!回来就好!回来就好!”王秀娥连忙迎上来,接过儿子手里的猪肉和布匹,入手沉甸甸的,她的心也跟着踏实了不少,脸上笑开了花。
韩晶晶也走上前,默默接过了那包水果糖和橡皮鸭子,看到这些明显是给丫蛋儿买的东西,她眼神闪烁了一下,飞快地瞟了丈夫一眼,又低下头,嘴角却微微翘起一个不易察觉的弧度。
“欢子,鱼……都卖了?”孟繁林拨开人群走过来,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眼睛紧紧盯着儿子。
孟礼欢点点头,在众人羡慕的目光中,从口袋里掏出那厚厚一沓用别针别好的毛票,郑重地塞到父亲手里:“爹,都卖了。这是卖鱼的钱,您数数。”
哗——!
看到那厚厚一沓钱,周围顿时响起一片倒吸凉气的声音!那么多钱!他们多久没见到这么多现钱了?
孟繁林的手都有些抖,他接过钱,笨拙地解开别针,就站在院门口,当着所有人的面,一张一张地数了起来。王秀娥也凑在旁边,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
“……八十五,九十,九十五,一百……一百零五,一百一……一百一十八块六毛!”孟繁林数完最后一张毛票,声音因为激动而变得异常洪亮,甚至带上了破音!
一百一十八块六毛!
这个数字像颗炸弹,在人群中轰然炸响!
“我的老天爷啊!一百多块!”
“这得买多少粮食啊!”
“孟老蔫家这是真发了啊!”
“欢子这回可真是立了大功了!”
惊叹声、羡慕声此起彼伏。孟繁林和王秀娥老两口拿着钱,笑得合不拢嘴,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了,仿佛年轻了好几岁。
孟礼欢看着父母高兴的样子,心里也像喝了蜜一样甜。他注意到人群里几个平时跟父亲关系不错的老伙计,便从另一个口袋里掏出那包“大前门”,拆开了,挨个散烟:“叔,伯,来,抽烟抽烟!”
“呦!大前门!好烟啊!”老伙计们惊喜地接过烟,放在鼻子下闻了闻,啧啧称赞,看孟礼欢的眼神更加不一样了。这小子,不仅挣钱了,还会来事了!
韩晶晶看着被众人围在中间、谈笑风生的丈夫,看着他散烟时那自然又带着点洒脱的样子,眼神更加复杂了。这真的是那个只知道伸手要钱、喝醉了就撒泼的孟礼欢吗?一天之间,变化怎么会这么大?难道……早上他说的那些话,是真的?他真的要改好?
她心里乱糟糟的,抱着东西,拉着丫蛋儿,默默回了屋。
院外热闹了一阵,人群才渐渐散去,但孟家爆网发财的消息,注定将成为靠山屯未来几天最热门的谈资。
关上院门,一家人回到屋里,气氛依旧热烈。
王秀娥拿着那沓钱,翻来覆去地看,摸了又摸,还是不敢相信:“他爹,这……这真是咱家挣的?我不是在做梦吧?”
“不是梦!不是梦!”孟繁林笑得脸上的褶子都堆在了一起,他抽着儿子买的大前门,美滋滋地吐着烟圈,“是咱欢子挣的!这小子,今天可真是露了大脸了!”
他把早上的经历又添油加醋地说了一遍,重点突出了儿子如何坚持要去老母猪礁、如何判断鱼群、如何奋力划船、又如何机智卖鱼,说得唾沫横飞,与早上出发时那疑神疑鬼的样子判若两人。
孟礼欢在一旁听着,只是憨厚地笑着,并不多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渔猎东北:从街溜子到山海王请大家收藏:(m.qbxsw.com)渔猎东北:从街溜子到山海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