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的山路崎岖,夜风如刀。
四十多个临时拼凑起来的“灾民”,在黑暗中深一脚浅一脚地跋涉,每个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他们要去的地方,是黑风寨——一个能让大同府的差役绕道走,能让过往商队闻风丧胆的凶地。
而他们的领头人,那个年仅十七岁的代王朱衡,此刻却显得异常平静。
“王爷,前面就是黑风寨的地界了,再往前五里,就是他们的暗哨。”王五压低声音,语气中难掩紧张。他已经按照朱衡的吩咐,带着十几个嗓门大的护卫,悄悄摸到了山寨的另一侧,准备制造动静。
朱衡勒住马,在一块山石后停下。他抬起头,望着远处山口那隐约可见的火光,像是在欣赏夜景。
“不急。”他从马鞍上解下一个包裹,当着剩下三十多名护卫的面,不紧不慢地打开。
所有人都愣住了。
包裹里,竟是一套崭新、完整的亲王礼服。玄色纻丝袍,上面用金线绣着四合如意云纹和坐龙,在微弱的月光下,那龙眼仿佛活了过来,闪烁着威严的光。
“王爷,您这是……”一个老兵颤声问道。他们穿着破衣烂衫,是为了伪装。可王爷这又是唱的哪一出?穿着这身去土匪窝,不等于黑夜里点灯笼,告诉人家“我是肥羊,快来宰我”吗?
朱衡没有回答,他脱下身上的粗布衣,就在这山风之中,旁若无人地换上了那身代表着大明皇室威仪的礼服。繁复的衣袍一层层穿在身上,他整个人的气质都随之改变。方才那个落魄的少年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渊渟岳峙、贵不可言的王。
他整理好衣冠,翻身上马,对众人道:“你们,就留在这里。记住,半个时辰后,无论听到什么动静,都不要出来。”
说完,他竟真的独自一人,一骑,朝着那匪巢的火光,坦然行去。
三十多个护卫面面相觑,脑子里一片空白。
疯了,王爷一定是疯了!
……
黑风寨的寨门前,两个昏昏欲睡的喽啰正靠着木栅栏打盹。其中一个忽然捅了捅同伴:“哎,你听,是不是有马蹄声?”
另一个不耐烦地睁开眼:“哪来的马蹄声,又是风声吧?这鬼天气……”
他的话还没说完,就彻底噎了回去。
只见月色下,一匹神骏的黑马,正不疾不徐地向寨门走来。马上端坐着一个人,头戴翼善冠,身穿金线龙袍,面容在火把的映照下俊朗而又陌生。那份从容不迫的气度,仿佛不是走向一个杀人如麻的匪寨,而是去赴一场自家的晚宴。
两个喽啰腿都软了。他们当土匪这么多年,抢过商队,劫过富户,可还从没见过这种阵仗。
“你你你……你是什么人?站住!”一个喽啰鼓起全部勇气,色厉内荏地吼道。
朱衡在寨门外十丈处停下,连人带马,如一尊雕塑。他甚至没有看那两个喽啰一眼,只是朗声道:“本王,大明代王朱衡。让你们大当家的出来说话。”
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遍了整个前寨。
代王?
这两个字像一道惊雷,在寂静的山寨里炸开。
很快,寨门大开,火把通明。一个身材魁梧、满脸横肉的壮汉,在数百名手持刀枪的匪徒簇拥下走了出来。他就是黑风寨的大当家,人称“黑旋风”的张莽。
张莽眯着眼,死死盯着月光下的朱衡,心里翻江倒海。
代王?那个传说中穷得快要当裤子的藩王?他怎么会跑到这里来?而且是单人独马?
他身后那些不断晃动的火把和隐约的人影又是怎么回事?官兵来围剿了?不对,若是官兵,早就鼓声震天,杀声四起了。
张莽压下心中的惊疑,咧开一个狰狞的笑容:“我道是谁,原来是代王殿下。不知殿下深夜到访我这穷山沟,有何贵干?莫不是……王府里没米下锅,想来我这里借点?”
他身后的土匪们发出一阵哄堂大笑,言语中的讥讽和不屑毫不掩饰。
朱衡脸上没有丝毫怒意,反而微微一笑,那笑容里带着一丝悲悯,像是在看一群不知死活的蝼蚁。
“本王此来,不是借粮,是来救你们的命。”
笑声戛然而止。
张莽的脸色沉了下来:“王爷这话,是什么意思?”
“什么意思?”朱衡的声音陡然拔高,如同金石相击,“张莽,你盘踞西山,劫掠商旅,鱼肉乡里,桩桩件件,都够你死十次了。你真以为,朝廷会一直放任你不管吗?”
“哼,朝廷?”张莽不屑地啐了一口,“那些官老爷,除了会收钱,还会干什么?只要孝敬足了,我这黑风寨就稳如泰山!”
“是吗?”朱衡的嘴角勾起一抹诡异的弧度,他忽然转向张莽身侧一个精瘦的汉子,那人是黑风寨的二当家,赵四。
“赵四,我说的对吗?”
二当家赵四浑身一僵,没料到代王会突然点他的名。
朱衡的声音充满了蛊惑性:“三天前,你在大同府悦来酒楼的后巷,见了一个人。那人是刘知府的师爷。你给了他二百两银子,对他说,只要官府出兵,你愿做内应,献出黑风寨,只求一个招安的名分和荣华富贵。这笔交易,刘知府已经应下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摊牌了,我是藩王,也是军火商请大家收藏:(m.qbxsw.com)摊牌了,我是藩王,也是军火商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