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二十六年的盛夏,热浪席卷大地,但比天气更加炽热的,是帝国科学院深处那间代号“回声”的绝密实验室内的气氛。这里没有蒸汽机的轰鸣,没有钢铁的碰撞,只有电流通过线圈时细微的“嗡嗡”声,以及仪器指针微微颤动的景象。几位帝国最顶尖的物理学家和化学家,正屏息凝神,进行着一项足以颠覆时代的实验。
实验的核心,是那株来自史前文明的“星辉兰”所蕴含的“星辉素”。在长达数年的基础理论研究后,学者们终于设计出了一个极其精巧而危险的装置,试图在绝对可控的、微缩到极致的环境下,诱导“星辉素”释放出其蕴藏的、远超化学能级别的能量。
这不是为了应用,而是为了验证一个理论——关于物质与能量本质的终极理论。
实验负责人,一位头发花白但眼神锐利如鹰的老院士,亲自按下了启动按钮。
刹那间,装置核心迸发出一团短暂而刺目的、无法用颜色形容的奇异光芒!紧接着,连接在装置上的、极其精密的能量探测器指针猛地甩到了尽头,发出了一声清脆的、代表过载的断裂声!
实验室陷入死寂。
成功了?还是……失控了?
老院士快步上前,仔细检查着那团已然消失的光芒原点,以及周围仪器记录下的、短暂到几乎可以忽略的数据波动。他的手指微微颤抖。
“能量释放……确认。强度……远超预估模型三个数量级!释放机制……无法用现有理论解释!”他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激动与一丝恐惧。
这次微缩实验的成功(或者说,是能量释放的证实),如同在深不见底的物理学湖泊中投下了一颗石子。它没有产生任何实际效用,却让所有参与者都窥见了一片全新的、浩瀚无垠的未知海域。那个消逝的文明,其力量源泉,很可能就建立在对这种深层物理规律的掌握之上。
消息被以最高加密等级送到林默案头。他看完报告,沉默了整整一个下午。
他知道,帝国在无意中,可能触摸到了下一个文明时代的门槛。但这门槛之后,是天堂还是地狱,无人知晓。史前文明的覆灭,像是一个永恒的警示。
他下达了最严厉的指令:“‘回声’项目无限期暂停,所有实验数据封存,参与人员签署更高级别的保密协议。科学院理论物理部,转向纯数学和基础原理研究,在没有绝对把握之前,严禁任何形式的能量诱导实验。”
这是一场无声的竞赛,不是与任何国家,而是与未知的自然法则和文明发展的风险赛跑。帝国需要知识,但更需要安全。
就在帝国在科学最前沿进行着危险而诱人的探索时,另一场无声的竞赛,也在帝国的西部边境悄然展开。
铁门关大捷后,塞尔柱的图格鲁尔·贝格并未再次发动大规模进攻,但他也并未远离。他的游骑如同幽灵般,持续不断地骚扰着帝国的边境哨所和商路,并开始有意识地收集帝国遗落的弹壳、武器碎片,甚至试图绑架落单的士兵或工匠。
与此同时,暗影卫从西方传回的情报显示,塞尔柱派往阿拉伯阿拔斯王朝的使团异常活跃,似乎在寻求技术援助,尤其是关于“希腊火”和攻城器械的制造技术。而阿拔斯王朝内部,对于东方这个新兴的、信奉“异教”的庞大帝国,警惕与日俱增,部分军方将领主张加强与塞尔柱的联系,以遏制帝国西进的势头。
一场围绕着技术封锁与反封锁、情报窃取与反窃取的暗战,在西域广袤的土地上激烈上演。帝国凭借暂时的技术优势建立起了铁壁,但对手的学习能力和寻求外援的举动,让这道铁壁面临着被侵蚀的风险。
林默接到这些报告,意识到西线的平静只是表象。他给韩擒虎和格物院下达了新的指令:“加强边境管控,严防技术泄露。格物院火器司,加快下一代单兵火器的研发进度,并着手研究应对‘希腊火’等特殊武器的防护装备。我们需要始终比对手快一步。”
无形的科学探索与有形的技术竞争,共同构成了帝国在这个时代面临的复杂局面。前者关乎未来,后者关乎当下。
而在帝国内部,那场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变革,也在稳步推进,尽管缓慢。“永嘉模式”的经验开始在几个条件较好的官营工坊区推广,资源税的开征尽管仍有阻力,但也为帝国积累了第一笔用于环境治理和替代能源研究的专项资金。
帝国的巨轮,在无声的竞赛与内部的调整中,平稳而坚定地前行。林默知道,这个时代不再属于某一场决定性的战役,而是属于无数个在实验室、在边境、在工坊里默默进行的、看似微小却至关重要的努力。正是这些努力,汇聚成了推动帝国走向未知未来的磅礴力量。他站在澄心堂的窗前,望着繁星点点的夜空,仿佛看到了那无数个在各自岗位上,为了帝国明天而奋斗的、无声的身影。
喜欢穿越当死侍请大家收藏:(m.qbxsw.com)穿越当死侍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