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能御空飞行的秘术,他真的很向往,奈何自己《地遁篇》还没有圆满!此刻见气流能将人稳稳托举,心中顿时生出强烈的渴望。
“李司长,董助理,要不要亲自体验一下?感受下‘空中漂浮’的感觉。”柯主任适时提议。
吕布没有犹豫:“好,我们尝试一下!”
董叶也开心地点点头。
工作人员迅速拿来两套专业的飞行服、护具和头盔,两人穿戴整齐后,在教练的指导下进入风道旁的预备区。
“两位放心,跟着我的指令调整身体姿势,气流会自然托住你们,保持平衡就好。想下来了就直接说话,头盔有通话功能!”教练说着,按下了启动按钮。
起初是柔和的气流缓缓上升,随着风速逐渐加大,吕布只觉得脚下一股强劲的推力传来,身体不由自主地向上漂浮。
当风速提升至50米/秒时,他整个人已被稳稳托举在离地三米高的位置,耳边是气流呼啸的声音,眼前的景象随着身体的轻微晃动不断变化,那种彻底摆脱地心引力的感觉,让他心头一震。
他下意识地舒展四肢,模仿着教练教的姿势调整重心,身体竟真的顺着气流的方向缓缓移动。
这种被气流裹挟、在空中自由漂浮的体验,也不知与《天遁篇》时的“腾云驾雾”会有何不同!
“这感觉……确实奇妙。”董叶在另一侧调整着姿势,脸上难得露出几分轻松的笑意,他在头盔里和吕布对话,“像是真的在天上飞一样。”
吕布没有回答,闭着双眼,神识放开。他能清晰地感知到气流从周身掠过,托举着身体的每一个部位,这种对“力”的精准把控,让他突然有所顿悟:与天地间的气流达成共鸣,借风漂浮,便能顺势而为。
换句话就是——站在风口上,猪也能飞起来!
他尝试着调动体内的灵力,顺着气流的方向轻轻推送,身体竟真的微微偏移了轨迹,倒是比单纯依靠身体姿势调整更加灵活!
“好了,就到这里吧。”吕布在十米高空徜徉十分钟后,才睁开眼,示意教练可以了!
风速慢慢降了下来,气流缓缓减弱,他稳稳落地,脱下护具时,指尖还带着一丝兴奋的颤抖。
柯主任连忙上前:“李司长,体验感怎么样?”
“很不错。”吕布颔首,目光再次投向风洞,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期许,“设备先进,实用性强。这种借风御空的感觉,倒是让我想起了一句诗: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哈哈哈!”
董叶落地后仍在回味空中的失重感,闻言附和道:“李哥这句诗用得极妙,这风洞的推力虽不是自然长风,却也让人懂了‘扶摇直上’的意境。”
柯主任赶紧奉承:“李司长年纪轻轻,不仅胆大心细,还文采斐然!”
吕布嘴角勾起一抹浅笑,这马屁拍得不上心,小学就学过的诗句,有啥好夸的!
目光投向风洞外漫天飞雪的天际,心中已然埋下执念:待《天遁篇》大成之日,定要效仿大鹏,借天地之力御空而行,真正体验一把“扶摇直上九万里”的自由与壮阔!
“继续往前走吧,看看其他区域。”吕布收回思绪,率先迈步向外走去,脚步比来时多了几分轻快。
柯主任松了口气,连忙紧随其后,心中只盼着接下来不要再出任何岔子。
一行人来到体能训练馆。馆内设施先进齐全,各种进口的力量训练器械、平衡训练设备一应俱全,不少身着国家队服和省队队服的运动员正在教练的指导下进行着高强度训练。
汗水浸透了他们的训练服,空气中弥漫着拼搏的气息。
吕布负手而立,目光锐利地扫过训练场。他虽不通现代体育细节,但于“练”之一道,却是行家中的行家。
他能看出哪些运动员核心不稳,哪些人发力方式存在隐患。
他偶尔会驻足,向随行的基地教练提出一两个问题,例如:“这名速滑队员的股四头肌负荷是否超限?他的髌骨位置在刚才那个深蹲动作中,有轻微偏移。” 又或者指着一位花样滑冰选手:“她的落地缓冲,主要依赖脚踝而非腰胯核心,长此以往,跟腱堪忧。”
他指出的问题精准得令人心惊,让原本对他“年轻司长”身份可能存有一丝轻视的专业教练们,立刻肃然起敬。
柯主任在一旁更是暗暗咋舌,这位李司长观察之细微,见解之专业,远超他见过的任何一位领导。
接着,他们来到了运动员康复中心。
这里有专业的物理治疗室、水疗池和液氮冷疗舱。
吕布对一台用于监测运动员肌肉微损伤的生物电反馈仪器产生了浓厚兴趣,详细询问了工作原理和数据应用情况。
“预防损伤,科学恢复,与提升训练成绩同等重要。”吕布对柯主任和康复中心主任说道,“古语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运动员的身体就是他们最珍贵的‘器’。保障工作,容不得半点马虎。”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吕布重生现代请大家收藏:(m.qbxsw.com)吕布重生现代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