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沪江纺织三厂出来,坐进伏尔加轿车那略显陈旧的皮座椅里,林晚星才终于允许自己紧绷的神经稍稍松懈。车窗外的沪市街景在暮色中流动,霓虹初上,勾勒出这座城市的繁华轮廓,却在她眼中失去了色彩,只剩下冰冷线条勾勒出的、名为“真相”的迷宫。
此行的收获沉甸甸地压在心头:
1. 血淋淋的确认:养父母李建国和张桂芳,并非死于意外车祸,而是因那块被“捡”来的玉,招致了杀身之祸!那句“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的最后叹息,如同淬毒的匕首,戳破了“意外”的假象,也揭示了幕后黑手视人命如草芥的凶残本质。
2. 无声的印证:孙科长唏嘘的神情,小姨刘秀芬眼中无法掩饰的恐惧,都无声地佐证着那只看不见的黑手所散发的、令人窒息的压迫感。这不是猜测,是血写的事实。
3. 意外的通道:小姨刘秀芬这条线,虽然脆弱,却意外地被打通了。在技术交流的光环掩护下,后续的接触有了相对安全的可能。
然而,更让林晚星心潮澎湃、甚至暂时冲淡了恐惧的,是在准备车间那台轰鸣的老式清花机前,如同闪电般劈入脑海的、近乎疯狂的想法!
那台庞然大物,正不知疲倦地吞吐着棉花。巨大的锡林滚筒旋转,带着无数细密的梳针,与下方沉重的给棉罗拉配合。原棉被喂入,在梳针的撕扯、气流(虽然简陋)的吹拂下,较重的杂质、僵瓣、棉籽被分离甩出,而蓬松的优质纤维则被梳理带走,卷入下一个工序。
分离…筛选…基于物理特性的差异…
林晚星的目光紧紧锁住那些被无情剔除的杂质,它们与洁白的棉纤维形成了鲜明对比。这台笨重的机械,用最原始却有效的方式,完成了基于重量、密度、纤维长度的“鉴别”。
这个画面,像一把钥匙,瞬间打开了记忆深处某个尘封的抽屉!她猛地想起了前世在科普读物上看到的——测谎仪!
在这个时代,测谎技术在国内,几乎是科幻小说般的存在,神秘而遥远。它依赖进口的精密电子设备,通过捕捉人在说谎时无法完全控制的生理指标变化:皮肤因紧张出汗导致的电阻降低(皮肤电反应/GSR)、心跳加速、血压升高、呼吸频率改变……这些细微的“杂质”,如同清花机筛出的棉籽,泄露了“谎言”的本质。
原理是相通的!都是利用“差异”进行识别!
一个大胆到近乎荒谬的念头,带着令人战栗的诱惑力,在她脑海中炸开:
她能否利用现有的、相对容易获取的机械和电子元件,自制一台简易的、机械联动式的“测谎仪”?
不需要达到专业设备的精度,只要能捕捉到明显的生理波动,在关键时刻,撬开那些心怀鬼胎之人的嘴巴,就足够了!在追查那个身份成谜的“气派男人”(王建军的可能性急剧升高),以及撬开其他如蚌壳般紧闭的知情者嘴巴时,这将是一柄直指人心的、出其不意的利器!
这个想法是如此疯狂,却又闪烁着智慧与勇气的光芒,瞬间点燃了林晚星眼中沉寂的火焰。恐惧被一种破釜沉舟的兴奋感取代。她要造出这把“钥匙”!
回到军区招待所那间安静却充满安全感的房间,林晚星甚至来不及安抚一下扑上来的孩子们(只匆匆抱了抱,亲了亲他们的小脸蛋,便让苏阿姨带他们去休息),就一头扎进了陈师傅为她协调来的临时工作间。
昏黄的灯光下,她铺开纸笔,思维如同高速运转的精密齿轮。一个简易测谎装置的核心框架在她笔下迅速勾勒:
?传感:需要捕捉脉搏(血压变化)和皮肤电反应。前者,高灵敏度的机械式血压计**的气囊和气鼓薄膜是绝佳选择,能将微弱的血管搏动转化为薄膜的微小位移!后者相对简单,老式心电图仪上的电极片和导线就能监测皮肤电阻变化。
?放大:脉搏的微小位移如何放大到肉眼可见?**精密的钟表发条齿轮组和杠杆机构!那些用于驱动怀表、放大微小发条力量的精巧齿轮,正是将“毫米级”甚至“微米级”位移转化为“厘米级”运动的关键!蒸汽朋克的精髓就在于此!
?转换与指示:放大后的机械位移,需要转化为电信号并直观显示。一个可变电阻(电位器)可以连接在杠杆末端,位移改变阻值。再利用电阻、电容、三极管搭建一个最基础的放大电路,将微弱的电阻变化转化为足以驱动表针的电流变化。最后,高精度的小型电流表、电压表表头就是现成的指示器!
?载体:一块废弃的仪表盘可以作为坚固的底座和外壳,容纳所有部件。
?工具:焊枪、万用表、各种钳工工具**是实现的保障。
这份天马行空、将医学、机械、电子强行“缝合”在一起的清单,被林晚星郑重地交给了陈师傅。
陈师傅拿着清单,眼睛瞪得像铜铃,嘴巴微张,仿佛看到了外星科技图纸。“林…林同志,这…血压计…钟表齿轮…心电图片…您这是要…”他实在无法把这些东西和“测谎”联系起来,只觉得林晚星的脑袋瓜构造异于常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七零娇娇带球跑,科研大佬宠上天请大家收藏:(m.qbxsw.com)七零娇娇带球跑,科研大佬宠上天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