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京路上申怀安对高公公无比尊敬,好吃好喝招待着。
公公长公公短的叫着,那叫一个细心。
连明镜和笃竹都看不下去了,天不怕地不怕的小师叔,对一个太监竟如此看重。
而且还只是个传旨太监,放在宫里连三流都排不上。
真不知小师叔是怎么想的?
就这样一行人路上走走停停行了四五日,这天晚上宿营时。
叶恨北和云鸟追了上来,身边还带着一个菜鸟。
他叫雷鸣,就是钓着莫家的那个菜鸟。
据叶恨北和云鸟查实,京城最近来来一批人到清源,暗地里到处打探申怀安的事。
而且对于灵山增添人口的事情特别关注。
目前他们只是打探,并没有其它意图,然后一行人就朝潼州而去。
这些人甚为小心,目前还摸不清他们的底细。
申怀安心想,这究竟是谁的人呢,肯定不是相爷和长公主的人。
可我在京城就只知道他们两人啊,究竟还有谁对我如此关注呢?
而且他们还去了潼州,究竟是有何目的?
想不明白他索性不想了,一把拉过雷鸣问道:
“怎么样,说来我高兴高兴。”
雷鸣喝了一口酒,就滔滔不绝说起了他的英雄事。
原来莫家为了霸王醉的配方,明里不好下手,就想悄悄收买灵山的人。
有一次雷鸣跟孟青在去清源送酒时,被莫成才找住机会接触。
由此一来二去二人熟识了起来,莫成才以两百两纹银让雷鸣打探霸王醉的配方。
此事经大哥于勇绍告之申怀安,在得到申怀安主意后,趁着申怀安进京。
雷鸣偷偷下山找到了莫家,称自己得到了配方。
于是莫家款待了雷鸣,雷鸣就在莫家的场子里指挥着莫家开始酿酒。
雷鸣先是让莫家在场子里挖了两个大池子,又在一旁支起了两口大锅。
将近百担粮食依此放在大锅里煮熟。
然后将煮熟的粮食全部倒进池子里,让壮汉赤身在池子里进行搅拌平铺。
再让莫家准备了上万颗鸡蛋,而且吩咐只要蛋清,不要蛋黄,将剥离的蛋清倒在池子里。
然后上在铺上干草,再撒上石灰,等三天后又将粮食和蛋清挖出重新搅拌。
这时莫家对雷鸣已彻底信任了,因为挖粮食的时候,隐隐能闻到酒香。
将搅拌后的粮食装在上千个罐子里,罐子里要铺上桃花或梅花。
密封七天后,再放在锅里蒸。
这样祸里蒸煮的水再密封在罐子里,要求半个月后再打开,这样美酒就酿成了。
听到这里,一旁的明镜吃惊和开口道:
“小师叔,你这招也太损了,让莫家前后折腾了二十来天。
上百担粮食,上万个鸡蛋,还有池子、罐子,还有那么多采摘的花朵。
再加上人工,最后倒出来是上千罐臭水,他们还不撕了你?”
申怀安也不理明镜,继续问雷鸣道:“后来呢?”
雷鸣道:“起初他们还有所怀疑,只到后来我一再坚持,他们才按我说的去做。
不过他们还是不放心,成天找人看着我,不让我回灵山。
要不是恨北大人和云鸟大人前往接应,我根本逃不出来。”
申怀安狠拍了一下雷鸣道:“哈哈,雷鸣,真有你的,你出师了。”
这时云鸟开口道:“接应到雷鸣后,我还特意去莫家打探了一番。
虽然雷鸣逃了,但他们对于此酿酒之法深信不疑。
成天派专人看守着这上千个坛坛罐罐,估计还不死心。”
申怀安:“期望有多大,失望就有多大,我就是想看他们吃瘪的样子。
雷鸣,此次进京后你就留在京城,暂时不要回灵山了。”
雷鸣:“是,听从公子安排。”
就这样一行人走走停停,近七天终于到了京城。
汴京是一个有着一千多年的古城,自梁太祖百年前建国至今,已历任五位皇帝。
梁太祖引兵推翻前朝,建立大梁。
因长期连年战乱,导致新建的大梁的经济、人口严重下滑。
他采用丞相叶无涯的建议,改革朝局,削减税收,无为而治,让百姓休生养息。
后又广纳贤才,建立新制,但还没等其抱负实现,就一病不起。
太祖之后乃是太宗,太宗从太祖手中接过的大梁虽是百废待兴。
但经他和他的儿子第三任皇帝梁孝帝的复兴。
大梁的经济、人口、水利等这才有了一定的起色。
历经梁太宗和梁孝帝的中兴之后,梁宣帝继位,也就是现任皇帝的父亲。
先帝夏尧元。夏尧元登基后,依然采取柔和态度进行治国。
此时的大梁可以说是到达了一个新的高度。
但此时匈奴和大梁撕毁协议,全国举兵南下,以图犯我边疆。
刚刚中兴的大梁就是因匈奴之患,连年征战。
不仅得不到持续发展不说,还耗空了国库,如今不得不向他国借款。
如今大梁虽从以武立国,但比起东边大宇、南边荆楚和西边的巴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梁好声音请大家收藏:(m.qbxsw.com)大梁好声音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