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道化物,万法归宗
玄光宫的符文凭空亮起,如万千萤火攀附上殿顶的玉梁。东皇太一手中的混沌玉如意突然迸发璀璨霞光,那光芒穿透紫雾,直刺苍穹——殿顶的玄玉砖竟如莲花般层层绽开,露出被云海托举的浩瀚星空。北斗七星如悬于天际的玉斗,紫微垣的星群连成帝座之形,天河的银浪在高处翻涌,连最遥远的辰星都似触手可及。
“天地运行,从未有过私念,皆循阴阳五行之理。”东皇太一的声音与星辰运转的韵律共振,目光扫过那些亘古不变的星轨,“你们看那北斗,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指南皆夏;指西皆秋;指北皆冬——这便是五行在星空的印记。星辰运转定四时,日月交替分昼夜,万物生长依五行,看似繁杂的洪荒万象,实则都在阴阳消长、五行生克中循环往复。”
他抬手轻挥,玉如意的霞光在星空中划出一道弧线,将北斗的斗柄与地面的景象相连。刹那间,玄光宫内浮现出洪荒大地的缩影:东方的青丘山,草木正抽芽;南方的丹穴,火焰在岩间跳跃;中央的平原,农人在翻土;西方的高原,金属在石间闪光;北方的冰原,水流正凝结成冰。
“以农耕为例,”东皇太一的声音落在众人耳畔,如春雨浸润干裂的土地,“春属木,东方之气升腾,阳气从冻土中挣脱,此时的草木若得不到木气的催生、水气的滋润,便会困于种子之中,永远发不了芽。就像有熊氏去年在惊蛰前播种,谷种埋在土里发了霉——他不懂,此时的土气还带着冬藏的寒,需等木气穿破土层,雨水润透田垄,方能将种子唤醒。”
星空中的东方星域骤然明亮,玄光宫内的木气随之涌动,化作成片的秧苗,在水汽的滋养下破土而出,嫩绿的叶片朝着虚拟的阳光舒展。神农氏看得入神,他想起自己在历山教民耕种时,确有部落急于求成,在雪未化时便下种,结果颗粒无收。
“夏属火,南方之气鼎盛,阳气如烈火烹油,此时的作物若缺了火气的助长、土气的承载,便会疯长枝叶不结果实。”东皇太一击碎一片火云,火焰落地化作肥沃的黑土,刚才的秧苗瞬间拔节,枝繁叶茂间结出饱满的穗,“去年南泽的部落种黍,只知浇水不知晒田,结果秆子长得比人高,穗里却空瘪——他们忘了,火气能让养分往果实里聚,土气能让根扎得深,缺一不可。”
神农氏下意识地摸了摸腰间的耒耜,那木柄上还留着南方红土的痕迹。他曾在南泽见过那样的空穗,当时只当是品种不好,此刻才明白,是违背了火生土、土养稼的道理。
“秋属金,西方之气收敛,阳气开始蛰伏,此时的作物若缺了金气的肃杀,便会贪长不肯成熟。”东皇太一指尖划过西方的星群,金气如寒霜般落下,刚才的稻穗瞬间饱满沉坠,叶片泛起金黄,“西荒的部落去年收麦,总等不到麦粒硬实,就因为他们在秋分后还浇水——金气主收敛,此时若用水气催,反而让麦粒含浆,经不得冬藏。”
“冬属水,北方之气闭藏,阳气沉入地下,此时若扰了水气的滋润、阳气的潜藏,来年的土地便会贫瘠。”最后,北天的星辰亮起,水气化作瑞雪覆盖田野,土下的阳气凝成温暖的光晕,滋养着休眠的根须,“北方的部落总爱在冬至后翻地,说是能冻死害虫,却不知这会把藏在土里的阳气翻出来——就像把冬眠的蛇惊醒,开春后哪还有力气生发?”
神农氏再也按捺不住,起身对着东皇太一深深一揖,耒耜的木柄在地上磕出闷响:“东皇陛下所言极是!臣教化人族农耕,只知‘春种夏长,秋收冬藏’的表象,却不知背后是木火金水借土气流转的根本。此前人族耕种,全凭祖辈经验,看云色辨雨晴,观草木知时节,稍有偏差便颗粒无收。若能依阴阳五行之理,知何时该浇水(水)、何时该晒田(火)、何时该松土(木)、何时该收割(金)、何时该休耕(土),定能让五谷丰登,百姓不再挨饿!”
他的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激动,想起那些在饥荒中饿死的族人,若早能明白这些道理,多少生命能得以保全。
“不止农耕,”东皇太一的目光扫过各族首领,玉如意在空中划出更复杂的轨迹,“万族生存,皆需顺应阴阳五行。妖族修日月精华,实则是采阳气(日)与阴气(月)调和体内二气,帝俊的金乌真火若缺了月神的水气制衡,便会焚身;巫族炼体,靠的是借五行之力锻骨——后土祖巫的大地之力属土,祝融氏的烈焰属火,若火过盛而无土泄,便会爆体而亡。”
十二祖巫闻言,皆露出凝重之色。他们向来以为炼体只需蛮力,却不知体内的五行之气也需平衡,难怪有时修炼会无故走火。
“龙族居四海,借水气修炼,却需金气凝鳞——敖广你的逆鳞之所以坚硬,是因水中藏金之故;凤凰栖丹穴,借火气涅盘,却需木气为薪、土气为巢,否则便会在烈火中真的化为灰烬。”东皇太一继续道,目光落在龙族与凤凰族首领身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虞朝的故事请大家收藏:(m.qbxsw.com)虞朝的故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