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的时候,社区的孩子们蹦蹦跳跳地走进来,每个人手里都拿着一张画纸 —— 有的画了九色鹿,有的画了飞天,还有的画了敦煌的沙丘。“沈老师,江老师,我们想跟你们一起去敦煌!” 那个会调赭石色的小女孩举着画,“我画的九色鹿带了铃铛,这样它跑的时候会有声音,就不怕孤单了!”
沈墨心笑着蹲下来,摸了摸小女孩的头:“等你们再长大一点,我们就带你们去敦煌,好不好?现在我们可以把你们的画印成明信片,带去给敦煌的修复师看,让他们知道,有一群小朋友在等着看修复好的《九色鹿经图》。”
孩子们齐声答应,围着画案开始画新的明信片,铅笔在纸上沙沙作响,像一场温柔的合奏。张阿姨端来刚熬好的绿豆汤,分给大家:“你们忙着筹备实验室的开幕展,又要准备去敦煌,可得注意身体。社区的阿姨们商量好了,开幕展那天我们来帮忙布置,再做些点心招待参观者,让大家都知道咱们‘墨香斋’的温暖。”
傍晚的时候,大家围坐在画案旁,讨论实验室开幕展的方案。江寻指着平板上的布局图:“这里放《秋江待渡图》的复制品和修复工具,这里设互动区,让参观者体验劈竹丝、调颜料,那边放孩子们的画和观众留言,让大家知道传承是所有人的事。”
“还要把七叔的拓片和手记放进去,” 周晓桐补充道,“让大家知道,‘未来遗产’不是突然出现的,是一代代人传下来的初心。”
“敦煌的《九色鹿经图》扫描图也可以放上去,” 苏琳说,“让大家看看我们接下来要做的事,让更多人期待古画的新生。”
夕阳透过窗户,落在画案上,给拓片、手记、颜料盒镀上一层暖光。陈阿公握着年轻学徒的手,教他在宣纸上画九色鹿的轮廓;周老在调试石绿的浓度,颜料在瓷碟里泛着温润的光;孩子们的明信片挂满了墙,五颜六色的画里藏着最纯粹的热爱;陆明轩和苏琳并肩看着敦煌的照片,眼里满是对未来的期待。
沈墨心看着眼前的一切,突然想起父亲生前说的话:“传承就像织锦,每个人都织上自己的一针,最后才能织出最美的图案。” 现在,他们每个人都在织这张 “未来遗产” 的锦 —— 老工匠织手艺,年轻人织技术,孩子们织童心,普通人织温暖。
“开幕展那天,我们要让所有人知道,” 江寻握着沈墨心的手,声音里满是坚定,“‘未来遗产’不是一个实验室的名字,是一种信念 —— 相信传统能活在当下,相信所有人都能成为传承的一部分。”
沈墨心点点头,目光落在墙上的 “未来遗产” 木牌上。木牌在夕阳里泛着暖光,旁边挂着孩子们画的九色鹿明信片,像一颗颗星星,照亮了实验室的每个角落。她知道,开幕展不只是一场展览,更是一次邀请 —— 邀请更多人走进传承,邀请更多人一起,把传统的美,织进未来的时光里。
喜欢匠心代码请大家收藏:(m.qbxsw.com)匠心代码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