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腹地,地下二号厅。
这里,已经彻底变成了一个巨大而疯狂的工地。
上百盏刺眼的电石灯将整个地下空间照得亮如白昼,驱散了所有的阴影。
空气中弥漫着高标号水泥特有的碱性粉尘,混合着滚烫的机油味。
以及成千上万人汗水蒸腾的炙热气息,形成一种独属于工业革命的浓烈味道。
上千名来自工兵一师的战士,在师长王建业的亲自督战下。
赤着膀子,浑身古铜色的肌肉虬结贲张,正进行着一场与时间的绝命赛跑。
“快!快!快!搅拌站别给老子停!”
“二连的,水泥配比再检查一遍!林总工亲口说的,这基座比咱们的命都金贵,错一点,老子枪毙你!”
王建业站在一个临时搭建的高台上,手里攥着一个铁皮喇叭,嗓子已经喊得如同破锣,却透着一股压抑不住的癫狂与亢奋。
在他脚下,五个深达十米的巨型基座坑,已用定向爆破的方式被野蛮地开凿出来。
推土机和挖掘机的轰鸣声中,最后一批石渣被运走。
旁边的临时混凝土搅拌站,将一车车水泥、沙子和石料混合成灰色的洪流。
通过管道源源不断地浇筑进绑扎好钢筋的巨大骨架之中。
这就是林川下达的死命令——半个月内,建成五座新的“超级混世魔王”基座。
为此,林川连夜画出《大体积混凝土分层浇筑与快速养护工艺》的图纸。
图纸上,用最简单直白的图画和文字,阐述了一种全新的施工方法。
将巨大的基座分层浇筑,每浇筑一层,便立刻在混凝土内部预埋的管道里通入从地下河抽取的冰冷河水。
强行带走水泥水化产生的巨量热量,将养护时间缩短了七成,并从根本上避免了致命的温度裂缝。
这个在当时看来如同“妖术”般的方法,却让王建业和他手下的技术员们如获至宝。
他们捧着图纸研究了一夜,激动得泪流满面。
仅仅十天,五座堪比磐石的巨大基座,便在这地下世界拔地而起!
“师长!师长!”
一名技术参谋兴奋地跑上高台,满脸都是水泥灰。
“最后一车混凝土浇筑完毕!经过初步检测,强度完全达标,甚至超过了设计标准!”
“好!”
王建业狠狠一挥拳,感觉一股热流直冲天灵盖。
“立刻通知林总工!告诉他,我们工兵一师,提前五天,完成任务!”
……
与此同时,在二号厅的另一头,冶金和机械加工车间里,同样是一片震耳欲聋的热火朝天。
周平顾问和钱秉文老先生,正带着上百名中苏两国的技术专家和高级技工,围绕着“雷神之锤”的生产线,进行着最后的冲刺。
“弗拉基米尔同志,你这手艺……真是神了!”
“这炮闩的闭锁面,被你用手工研磨得跟镜子似的,严丝合缝!”
“我敢说,德国克虏伯的炮,也不过如此!”
中国老师傅赵铁根,对着一名身形魁梧的苏联八级钳工,由衷地竖起大拇指。
弗拉基米尔,这位来自乌拉尔重型机械厂、眼高于顶的老师傅,此刻脸上却带着一丝敬畏与迷茫。
他来太行山之前,以为是来“技术扶贫”的。
可来了之后才发现,自己才是那个需要被“精神扶贫”的。
他亲眼看到这些中国工人,用着他无法理解的“电炉并联增容”技术,熔炼着比苏联最好的KV坦克装甲钢还要优质的合金。
他亲眼看到,他们用一种叫“水玻璃砂”的玩意儿,做出来的铸造模具,精度高得吓人,而且冷却后敲掉砂壳竟能重复使用。
最让他崩溃的是,他的室友,就是眼前这个叫赵铁根的中国老头。
这老头不识几个字,却能凭着手感和耳朵,在钢水沸腾的噪音中,判断出里面零点零几个百分点的碳含量误差。
这,是科学还是玄学?
“赵……赵师傅,您过奖了。”
弗拉基米尔用生硬的中文谦虚道,甚至微微鞠了一躬。
“跟您比,我还差得远。”
“特别是您那手‘听声辨火’的绝活,我们乌拉尔重机厂的厂长来了,都得恭恭敬敬给您递上一根莫斯科的香烟。”
这种奇特的“商业互吹”,在如今的兵工厂里随处可见。
这些来自不同国度,原本互相看不顺眼的工业精英们。
在林川创造的一个又一个“技术神迹”面前,在“雷神之锤”和“泰山”计划这两个共同的、宏伟的目标下,渐渐被拧成一股真正的钢铁洪流。
他们争吵,他们辩论,他们比赛,但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将图纸上的那些冰冷数据,变成能砸碎敌人脑壳的复仇之钢!
“报告周顾问!钱老!第二根152毫米炮管,刚刚通过最终超声波探伤!完美无瑕!一级品!”
“报告!第六套制退复进机,总装完成!自紧式金属密封圈压力测试通过,能承受超过四千个大气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抗战:我手搓迫击炮,震惊李云龙请大家收藏:(m.qbxsw.com)抗战:我手搓迫击炮,震惊李云龙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