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外公:
今天我又回到了老城区的超市,张叔正给门口的老槐树浇水,阳光穿过枝桠落在柜台上,您当年用过的算盘就摆在那里,木珠被磨得发亮,和我小时候见的一模一样。我突然特别想给您写封信,说说这些年的事,说说您的振山,现在怎么样了。
您还记得1998年那个春天吗?王婶家孩子满月,您赊给她两斤红糖,在账本上认真写着“孩子满月,欠5元”。那本泛黄的账本我一直留着,现在张叔还在用它记街坊的“小情分”——李大爷赊的鸡蛋、赵姐买的红糖,每一笔都连着人心。您总说“做生意先做人”,以前我似懂非懂,现在才明白,那些您随手帮的忙、记在心里的难处,才是振山最牢的根。
您走后没多久,鼎盛超市快倒闭了,刘胖子蹲在咱们店门口哭,说对不起供货商。有人劝我趁机压价收购,可我想起您当年帮张叔盘活杂货店的事,最终和他签了“债务抵消+分期支付”的协议。现在刘胖子成了咱们供应链的负责人,把供货商当家人,咱们的货架从来没空过。外公,您说得对,把同行逼到绝路,自己也走不远,共生才能长久。
去年我们遇到了大麻烦,资本加持的超市带着低价补贴来抢生意,还联合供货商打压我们。那段时间货架空了三成,谣言传得满城都是。可街坊们站在了我们这边——张婷把豆腐坊改成开放工坊,让大家看制作过程;赵天磊带着配送队在暴雨天徒步送菜,泥水里的脚印比任何广告都管用。后来我们牵头组建了商业联盟,两百多家商户抱成团,硬是扛了过去。现在这个联盟成了全市的试点,连以前打压我们的超市,都来学我们的社区服务模式了。
对了,您肯定想不到,振山现在开到全国了。北方的门店给退休工人设了下棋的休闲角,南方的门店成了侨胞的“乡愁驿站”,西部的门店把当地的手工艺品卖到了海外。但不管哪家店,入口处都挂着“守心”的木牌,都有一棵小小的槐树苗——就像咱们门口这棵。上个月去东南亚矿区,陈阿福带着侨胞在服务点门口种的槐树,都抽出新枝了,他们说“看到槐树,就像看到家乡”。
前几天我去财经大学讲课,学生们问我商业成功的秘诀,我拿出了您的算盘和账本。我说秘诀不是资本也不是规模,是您教我的四个字:“守心共生”。您看,现在有越来越多年轻人来学我们的模式,有高校和我们共建研究中心,连政府都推广我们的“社区商业标准”。您当年的小超市,现在成了能帮到更多人的平台,您会不会很骄傲?
昨天王婶来买东西,拉着我的手说:“墨丫头,你外公要是在,肯定认不出振山了,但又肯定认得。”我懂她的意思——振山的规模变了、门店多了,但街坊的笑脸没变,记挂人心的本分没变。就像门口的老槐树,枝桠伸得再远,根永远扎在老城区的土壤里。
天黑了,张叔开始关店门,老街坊们陆续回家,路灯把影子拉得很长。我摸着您的算盘,仿佛还能感受到您的温度。外公,您放心,不管振山走多远,我都会守着您的初心,守着街坊的信任,让这棵“槐树”长得更旺,让温暖传到更多地方。
天冷了,您在那边要保重身体。等槐花开了,我再给您说街坊们的新鲜事。
永远想您的外孙女 林墨
2025年11月20日 于老城区振山超市
喜欢外公的神秘遗产请大家收藏:(m.qbxsw.com)外公的神秘遗产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