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的寒冬,来得总是凛冽而彻底。呼啸了几日的北风,像是终于疲倦了,带着一身寒气暂时隐匿了行迹。
午后,久违的太阳竟懒洋洋地探出头来,给铅灰色的天空抹上了一层淡淡的暖色。
阳光穿过光秃秃的树枝,筛下斑驳的光影,温柔地洒在陈孝斌家那个不大的四合小院里。
院子中央,那棵有些年头的老槐树,枝桠遒劲,虽无一片绿叶,却在阳光下勾勒出清晰的轮廓,像一幅水墨画。
墙根下,几个陶制的花盆里,几株耐寒的松柏盆景,依旧透着苍翠。
整个小院,在这冬日暖阳的笼罩下,少了几分萧瑟,多了几分难得的慵懒与暖意,暖洋洋的,直让人心里也跟着敞亮起来。
陈孝斌的推拿室,就设在这小院东侧的厢房里。
此刻,推拿室里正弥漫着一股淡淡的艾草香和药酒的味道,混杂着老木头特有的沉静气息,构成一种让人安心的氛围。房间不大,收拾得干净整洁。
一张宽大的木质推拿床占据了主要位置,床榻上铺着浆洗得发白却干净平整的蓝布床单。
墙上挂着几幅经络穴位图,旁边还有一个古朴的木质药柜,抽屉上贴着泛黄的标签,写着各种草药的名字。
午后时分,正是推拿室最热闹的时候。几位老街坊,都是陈孝斌的老主顾了,借着这难得的好天气,也趁着身上有些 “不得劲儿”,便三三两两地寻了过来。
推拿的间隙,大家也不急着走,或坐或靠,捧着一杯陈孝斌泡的热茶,在这暖意融融的屋子里,天南地北地闲聊起来。
话题自然而然地,就落到了这 “数九寒天” 里,该如何保养身体的 “养生” 之道上。
“孝斌啊,你给我说说,” 说话的是住在前院的张大爷,他刚做完腰部推拿,正舒服地靠在藤椅上,手里捧着一个热乎乎的粗瓷茶杯。
“这冬天,我这老寒腿就格外‘闹腾’,晚上睡觉都睡不安稳,有啥法子能好受点不?”
张大爷今年七十八了,年轻时在工厂里干过重体力活,落下了关节炎的毛病,一到阴雨天或者寒冬腊月,膝盖就又酸又痛。
是他多年的 “老伙计”,也是 “老冤家”。此刻,他一边揉着膝盖,一边满脸期待地看着陈孝斌,眼神里带着几分老年人特有的执着和对健康的渴望。
陈孝斌正给另一位街坊王大妈按着肩膀,闻言,他手上的动作没停,只是温和地笑了笑,说道:“张大爷,您这老寒腿,根源还是在‘寒’和‘湿’上。
冬天阳气内收,寒气就更容易入侵,所以保暖是第一位的。
您看您,今天太阳这么好,待会儿回去,把被子褥子都拿出来晒晒,晚上睡觉被窝里就暖和了,膝盖也能舒服点。”
他顿了顿,手上微微加了点力道,王大妈舒服地轻哼了一声。
陈孝斌继续说道:“还有,冬天穿衣,尤其是膝盖、腰部、脖子这些地方,可不能图省事就穿得单薄。”
“您这膝盖,最好平时就戴上护膝,哪怕是薄薄一层,也能挡住不少寒气。”
张大爷连连点头:“哎,护膝我戴了,就是有时候觉得勒得慌。”
“那是您没选对,” 陈孝斌解释道,“选那种羊毛的,或者加了艾草包的,既保暖又透气,还舒服。”
”除了保暖,晚上睡觉前,用艾叶、生姜、花椒煮点热水泡泡脚,对您这腿也有好处。”
“艾叶能驱寒,生姜能温通,花椒能燥湿,泡泡脚,促进血液循环,寒气去了,疼痛自然就减轻了。”
“泡脚啊……” 张大爷若有所思,“这个简单,我回去就试试。”
他脸上露出几分释然,仿佛已经感觉到了热水泡脚带来的舒适。
“不光是泡脚,” 一旁的王大妈插话了,她今年五十多岁,身子骨还算硬朗,就是颈椎不太好。
“孝斌,你上次跟我说的那个生姜红枣茶,我这几天天天喝,感觉身上暖和多了,手脚也不那么冰凉了。”
王大妈脸上带着满意的笑容,眼角的皱纹因为这笑容而显得格外柔和。
她捧着茶杯,轻轻吹了吹热气,抿了一口,脸上露出享受的神情:“这茶喝下去,从喉咙到肚子里,都是热乎乎的,真舒服。”
陈孝斌闻言笑道:“王大妈,您能坚持喝就好。生姜性温,能发汗解表,驱寒暖身。”
“红枣性甘,能补中益气,养血安神。冬天喝点生姜红枣茶,确实是简单又实惠的养生法子,尤其适合咱们这些气血不太足,容易手脚冰凉的中老年朋友。”
“不过,生姜也不能多放,特别是晚上,少放两片,微微有点辣味就行,免得上火。”
“哎,知道了知道了,” 王大妈连连应着,“我放得不多,就两三片生姜,五六个红枣,煮上一大锅,能喝一天呢。”
她心里美滋滋的,觉得自己找到了一个既美味又养生的好方子,这种掌握了健康秘诀的感觉,让她非常满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绝世推拿手请大家收藏:(m.qbxsw.com)绝世推拿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