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太阳刚爬过东边的白杨树,红旗公社一队的晒谷场就热闹了起来。场地上摊着金灿灿的玉米,堆着饱满的大豆,木斗、麻袋、磅秤在晨光里摆得整整齐齐,空气中飘着粮食的清香,混着村民们的笑语,透着一股丰收的踏实劲儿——今天是月底分粮的日子,是全村人最盼的光景。
苏念桃背着半旧的麻袋,跟着人流往晒谷场走。她刚从县里集训回来没两天,身上还带着点书卷气,却也早早换上了耐磨的粗布褂子,袖口挽着,透着利落劲儿。集训的日子里,她没日没夜地啃书本、做习题,可心里始终记挂着队里的工分——这年头,工分就是口粮的底气,哪怕要备战高考,她也从没落下过队里的活儿。
“念桃回来啦?县里集训咋样啊?”同村的王大娘笑着打招呼,手里攥着自家的工分本,“听说你摸底考了公社第三,将来准是大学生!”
“大娘过奖了,就是跟着老师补补知识点。”苏念桃笑着应道,目光扫过晒谷场中央——张桂香正叉着腰站在磅秤旁,手里拿着工分册,脸上堆着几分虚浮的笑,对着村干部点头哈腰,转头对村民却又端起了架子。
这张桂香是大队里管分粮的,仗着男人是队里的副队长,平日里就爱占点小便宜,看人下菜碟。以前苏念桃心思全在李伟身上,性子软,偶尔被她克扣点粮食,也只敢忍气吞声。可现在,她早已不是那个任人拿捏的软柿子了。
“都排好队!按工分本上的数来,一人一份,不许插队!”张桂香敲了敲木斗,尖着嗓子喊,“先报名字,再核工分,称完粮自己装袋,别磨蹭!”
村民们顺着排成一队,报名字、核工分、称粮食,流程有条不紊。苏念桃排在中间,看着前面的人领了粮,脸上都带着满足的笑,心里也盼着能早点领完粮,回家继续啃那本没看完的数学讲义。
终于轮到她了。
“苏念桃。”张桂香翻着工分册,眼皮都没抬,声音拖得长长的,“工分多少?”
“这个月满勤,加上之前加班摘棉花、喂牲口的工分,一共是328分。”苏念桃清晰地报出数字,手里的工分本攥得稳稳的——这是她一镰刀一锄头挣来的,每一分都清清楚楚。
张桂香“哦”了一声,慢悠悠地拿起木斗,往苏念桃的麻袋里舀玉米。她舀得格外“小心”,第一斗没装满,第二斗只舀了大半,接着就把木斗一放,冲磅秤那边喊:“称称!”
磅秤员把麻袋拎上去,报数:“二十五斤。”
苏念桃心里咯噔一下。按队里的规矩,320分以上能分30斤玉米,她328分,怎么也该是满额的30斤,怎么少了5斤?
“张婶,不对吧?”苏念桃往前半步,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认真,“队里规矩,320分以上分30斤玉米,我328分,怎么只给25斤?”
张桂香终于抬起头,上下打量了苏念桃一眼,嘴角勾起一抹讥讽的笑:“规矩是规矩,可也得看你干了多少活啊。你这月大半时间都在县里集训,天天抱着书本啃,地里的活没干几天,还好意思要满额的粮?”
这话一出,周围的村民都安静了些,纷纷朝这边看过来。
苏念桃眉头微蹙:“我集训是公社批准的,之前落下的活,我都利用早晚时间补上了,工分本上记得明明白白,队里也核过了,怎么就没干几天活?”
“工分本那玩意儿,还不是人填的?”张桂香撇撇嘴,声音拔高了些,故意让周围人都听见,“谁不知道你天天在家看书,地里的活能躲就躲?咱们队里的粮食,是给踏实干活的人分的,不是给那些光想偷懒考大学的人浪费的!你要是真考上了,还不是要进城享福,哪还记得村里的好?少给你5斤,算便宜你了!”
这话就带着故意抹黑的意思了。周围的村民们开始窃窃私语,有人面露疑惑,也有人悄悄点头——毕竟在不少人眼里,读书考大学确实是“不务正业”,不如种地踏实。
赵秀兰刚挤到跟前,听见这话气得脸都红了,上前一步就想理论:“张桂香你胡说八道!我家桃儿天天起早贪黑,干完活才看书,工分比谁都不少,你凭啥扣她粮?”
“哟,娘俩一起上阵了?”张桂香双手叉腰,摆出一副撒泼的架势,“我说扣就扣!我是管分粮的,我说她不配多分,她就不配!有本事你找队长说理去!”
眼看场面要僵住,苏念桃拉住了母亲,眼神沉静如水。她知道,跟张桂香撒泼没用,得拿事实说话。
“张婶,话可不能这么说。”苏念桃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朵里,“工分是队里按干活多少算的,不是谁想扣就能扣的。你说我不干活,那咱们就当众念念我的工分,让大家评评理。”
她说着,从口袋里掏出工分本,翻开扉页,里面的字迹工整清晰,每一笔都记着干活的日期、工种和工分数。
“这个月1号,割玉米,10分;2号,脱粒,10分;3号,给牲口铡草,8分……”苏念桃一页一页地念,声音平稳,没有丝毫慌乱,“15号到20号,公社批准去县里集训,队里给记了满工分;21号回来,下午就去地里拾棉花,6分;22号,加班摘棉花到天黑,12分;25号,帮队里修水渠,10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八零锦鲤小媳妇:重生后靠灵泉请大家收藏:(m.qbxsw.com)八零锦鲤小媳妇:重生后靠灵泉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