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大的授勋阅兵典礼,如同一场席卷草原的飓风,在无数人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后,终于落下了帷幕。硝烟散尽,荣耀加身,但帝国的车轮依旧需要向前转动。
校场上的喧嚣渐渐平息,各部军队开始有序撤回自己的营区,准备后续的休整乃至班师事宜。而朱高晟,也到了必须履行诺言,提前返回京城的时刻。
朱棣虽然没有再催促,但那意味深长的目光和之前“事了立刻滚回南京”的严令,犹在耳边。朱高晟知道,父皇能容忍他一次次“得寸进尺”,已是天大的恩宠和信任,自己绝不能恃宠而骄,挑战帝王的底线。更何况,京城之中,还有更多需要他回去布局、推动的事情。
韩固等人早已将行装打理完毕,护送的精锐骑兵也已整装待发。晨光熹微中,朱高晟最后看了一眼这片曾经浴血奋战、也见证了他播撒下无数变革种子的漠北草原,深吸了一口带着青草和泥土气息的空气,翻身上马。
“出发,回京。”他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留恋。
队伍缓缓启程,向着南方的官道而行。朱高晟以为,这将是一次安静的、甚至可能有些落寞的离别。然而,他远远低估了他在此地所做的一切,在那些看似普通的部落牧民和底层士卒心中,激起了怎样的波澜。
当朱高晟的队伍刚刚驶出明军大营辕门,踏入那片广袤的、连接着各个归附部落的草原时,眼前出现的景象,让他和他身后的所有护卫、随从,都瞬间勒住了马缰,震撼得无以复加!
只见前方,那原本只是被车马行人自然踩踏出来的、有些杂乱坎坷的草原道路上,一夜之间,竟然出现了一条由无数大小不一的石头精心铺就、蜿蜒向前的新路!
这石路并非官道那般平整宽阔,石块也形状各异,颜色斑驳,但它们被紧密地拼接在一起,清晰地标示出了道路的走向,将坑洼处填平,泥泞处垫硬。阳光洒在那些带着露水的石头上,反射着温润的光泽,仿佛一条闪烁着星光的银河,坠落在这片绿色的草原上。
而更让人心灵震颤的,是道路的两侧。
密密麻麻,站满了人!
不仅仅是人,还有他们牵着的牛羊,抱着的孩子,扶着的老人。他们穿着自己最好的衣服,虽然依旧朴素,甚至打着补丁,但每个人的脸上都洗得干干净净,眼神清澈而专注。
朱高晟一眼望去,看到了许多熟悉的面孔。
有巴尔虎部落的巴图老人,他带着全族的青壮和老弱,静静地站在路边,手中捧着洁白的哈达。
有那些曾经在伤兵营里,被他发放银两、许下承诺而重燃希望的伤残士兵,他们哪怕拄着拐杖,被同袍搀扶着,也坚持站在了这里。
有曾经接受过“赤脚医生”救治,摆脱了病痛折磨的牧民妇女和孩童,她们手中捧着还带着露水的野花,或是自家攒下的、舍不得吃的奶疙瘩。
有那些参与了“团结之路”铺设,手上可能还带着磨破伤痕的普通牧民。
还有更多他叫不出名字,但眼神中充满了同样真挚情感的部落民众和明军底层士卒。
他们从明军大营外,一直沿着这条新铺的石路,蔓延向远方的地平线,黑压压一片,望不到尽头!没有人喧哗,没有人拥挤,他们只是静静地站着,目光齐刷刷地聚焦在那支即将南归的队伍,聚焦在队伍最前方那个骑着白色骏马的年轻亲王身上。
当朱高晟的身影出现时,不知是谁先喊了一声:
“晟王殿下!”
“殿下千岁!”
下一刻,如同积蓄了许久的力量猛然爆发,震天动地的呼喊声,如同海啸般从道路两侧汹涌而起!
“恭送殿下!”
“殿下保重!”
“长生天保佑殿下!”
“大明万胜!殿下千岁!”
呼喊声中,夹杂着哽咽,夹杂着最朴素的祝福。许多人不由自主地跪拜下去,不是出于恐惧,而是发自内心的感激与崇敬。他们用这种最原始、最真诚的方式,表达着对这位给予他们新生、尊严和希望的王爷的无比爱戴。
随行的明军将领和官员们,何曾见过这等场面?万民自发相送,甚至一夜之间为其铺就一条石路!这需要何等巨大的感召力和民心所向?!他们看着道路两侧那无边无际的人潮,听着那震耳欲聋的、发自肺腑的呼喊,只觉得一股热血直冲头顶,眼眶也不由自主地湿润了。他们为大明的强盛而自豪,更为能有这样一位深得民心的亲王而激动!
韩固等贴身护卫更是激动得浑身颤抖,与有荣焉!
朱高晟骑在马上,看着眼前这浩瀚如海的真情,看着那条由万千民众亲手、用一颗颗朴实无华的石子为他铺就的道路,听着那如同潮水般涌来的、不带任何杂质的美好祝愿,他的心脏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紧紧攥住,酸涩、感动、还有一种沉甸甸的责任感,如同火山般在胸中喷发,瞬间冲垮了他所有的心理防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朱棣的麒麟逆子请大家收藏:(m.qbxsw.com)朱棣的麒麟逆子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