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这位壮士,看你这身板,家里伙食不错啊?”
“小伙子,别紧张,老夫让你三招如何?”
“嘿!你这腰带系得不错,哪儿买的?”
他的对手往往被他这不着调的行为弄得心烦意乱,怒气值飙升,然后嗷嗷叫着扑上来。
而程咬金则如同一条滑不留手的泥鳅,看似笨拙地左右闪躲,时不时还“哎呦”一声假装要摔倒,引得观众阵阵哄笑。
可就在对手以为胜券在握、放松警惕的瞬间,程老魔会突然爆发出与他体型完全不符的速度和力量,用一个极其刁钻甚至有些“下三滥”(但符合规则)的招式,比如“猴子偷桃”(虚晃,并未真碰)、“老汉推车”,瞬间将对手放倒!
他的比赛,没有彪子的狂暴,也没有薛仁贵的优雅,却将心理战、演技和出其不意发挥到了极致!
每一场都充满了意外和笑声,让人完全猜不到下一秒会发生什么。
“这程知节……真是……真是个活宝!”
观礼台上,连一向严肃的李渊都忍不住指着场中那又一次用滑稽动作获胜的程咬金,笑得前仰后合。
李世民以手扶额,又是好笑又是无奈:“大哥,你让知节上场,是来搞笑的吗?”
李建成看得津津有味,嘿嘿笑道:“二郎,这你就不懂了。摔跤嘛,既要展现力量与技术,也要有娱乐性!老程这就是咱们大唐的‘喜剧摔跤’代表!你看大家笑得多开心?这氛围,多好!”
确实,程咬金的存在,极大地缓解了摔跤比赛的紧张气氛,让全场都沉浸在一片欢乐的海洋中。
他的每一次“诡计”得逞,都能引来震天的喝彩和爆笑。
彪子的野性,薛仁贵的稳健,程咬金的诡诈。
三种截然不同的风格,却同样代表着大唐,在摔跤赛场上刮起了一阵强烈的旋风!
他们所向披靡,以全胜的战绩,轻松晋级,再次向所有人展示了唐人的勇武与……多元化。
第一日的摔跤初赛,就在这力量、技巧与欢笑的交织中落下帷幕。
人们意犹未尽地讨论着彪子的怪力、薛仁贵的英武,以及程咬金那层出不穷的“骚操作”。
而竞猜司关于摔跤比赛的盘口,也因为程咬金这巨大的不确定性,变得异常火爆。
押他赢的,和押他因为耍宝过头而输的,几乎一样多!
李建成看着那再次被填满的钱箱,和依旧热情高涨的人群,满意地点了点头。
“要的就他娘是这个效果!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既有军歌破阵乐的肃杀,也得有老程这样的活宝来调剂!”
第三日,射箭比赛初赛,有着三箭定天山能力的薛仁贵再度登场,同时还有一个叫刘仁轨的小将,而大唐阵营当中,又出现了一个令人意外的身影——大唐秦王,天策上将,李世民!
李世民的名字被报出时,所引起的轰动,甚至超过了昨日程咬金的登场!
如果说程咬金出战摔跤带着几分戏谑与娱乐色彩,那么大唐秦王、天策上将李世民亲自挽弓搭箭,参与射箭竞技,其意义则截然不同!
这代表了大唐最高统帅层对这场盛会的绝对重视,更是对“文武并举”理念最直接的践行!
全场的目光,瞬间聚焦到了大唐代表队的入场口。
只见李世民并未穿着繁复的亲王礼服,而是一身利落的玄色箭袖戎装,外罩明光铠简化版的护心镜与护臂,腰挎宝弓,箭囊在侧。
他步履沉稳,面容肃穆,眼神锐利如鹰,周身散发着久经沙场、执掌千军万马所沉淀下来的威严与气度。
他仅仅是站在那里,便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全场的中心。
“是秦王殿下!”
“天策上将亲自下场了!”
“想不到有生之年还能看到秦王殿下施展箭术!”
看台上,无论是唐人是外邦使臣,都激动不已。
李世民在军中的威望,在民间的声誉,早已如雷贯耳。
他能文能武,本身就是大唐强盛的一个象征。
薛仁贵与那位名叫刘仁轨的年轻小将,一左一右立于李世民身后半步。
薛仁贵神色平静,目光中充满了对主帅的尊敬与自信;而刘仁轨则略显紧张,但更多的是一种能与秦王并肩作战的激动与荣耀。
射箭比赛的规则更为精细复杂。
并非简单的靶场射箭,而是模拟了战场环境的综合骑射!
比赛场地被设置成带有缓坡、草垛障碍、甚至还有移动标靶的复杂环境。
选手需要在奔驰的骏马上,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对固定靶、移动靶(由人力牵引的皮球或木板)、以及高空悬吊靶的射击。
不仅考验射手的准头,更考验其骑术、在颠簸中的稳定力、反应速度以及体力分配。
比赛开始!
首先出场的是各方的好手。
草原部族的骑射手们展现了他们与生俱来的骑射天赋,在奔驰中开弓放箭,动作流畅自如,命中率颇高,引来阵阵喝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穿越大唐,我是李建成?请大家收藏:(m.qbxsw.com)穿越大唐,我是李建成?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