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磐石”步枪的光芒还在三足鼎上流转,林砚已将新的兽皮卷铺在了石桌上。上面用炭笔勾勒着子弹的剖面结构图:顶端是弹头,中间是发射药仓,底部是火帽,三者需紧密结合成一个整体——试射时用的“散装火药+独立弹丸”虽能击发,却效率极低,装弹要耗费近半分钟,且火药用量全凭手感,既影响精度又存在安全隐患。
“必须造‘定装子弹’。”林砚指着图纸上的火药仓,“把火药定量装在弹壳里,弹头和火帽预先装好,开枪前直接塞进枪管就行,装弹速度能快十倍,精度也能大幅提高。”
围在一旁的族人们立刻议论起来。阿瘸子摩挲着下巴,盯着图纸上的弹壳:“这弹壳要能装火药,还要能卡住弹头,底部还得留火帽的位置,用什么做啊?铁太硬,敲不成这么薄的壳;铜倒是软,可我们只有黑岩部落送来的那点铜料,根本不够用。”
“用‘锡铅合金’。”林砚说道,“南坡的溪流里有锡矿砂,北坡的山洞里有铅矿,把锡和铅按比例熔化混合,得到的合金又软又韧,既能冲压成弹壳,又能承受火药燃烧的压力。”他穿越前在部队见过早期的铅锡合金弹壳,这种材料的延展性刚好适配原始部落的加工条件。
青叶立刻应声:“我明天就带青藤族的人去采锡矿砂、挖铅矿!锡矿砂沉在溪底,用麻布就能筛出来;铅矿是黑色的石块,一砸就碎,很好辨认。”
红羽则盯着弹头的形状:“以前的弹丸是圆的,你这图纸上的弹头是尖的,有什么讲究吗?”
“尖弹头穿透力更强。”林砚拿起一块铁坯比划,“圆弹头飞行时阻力大,三百步外就飘了;尖弹头能‘切’开空气,飞得更远更稳,五百步外都能穿透兽皮甲。”他特意在图纸上标注了弹头的锥度:“尖端角度六十度,尾部直径和枪管内径一致,误差不能超过一厘。”
分工迅速落地:青藤族负责采集锡矿砂、铅矿和制作弹壳的黏土模具;石肤族承担合金冶炼、弹头锻造和弹壳冲压;赤箭族则负责打磨弹头尖端和火帽的制作——火帽需要用铜料冲压,虽用量不大,却要精准贴合子弹底部的火帽槽。
青叶的队伍效率极高,当天傍晚就带回了满满两袋锡矿砂和十几块铅矿。锡矿砂呈银灰色,在阳光下泛着金属光泽;铅矿则是深黑色,用石锤一砸就碎成粉末。林砚指挥着族人将锡矿砂淘洗干净,铅矿敲成小块,分别装进陶罐备用。
合金冶炼在制炼炉旁进行。阿瘸子按照林砚给出的比例——锡占三成,铅占七成,将两种矿石先后放进陶罐里,再把陶罐埋进制炼炉的余烬中。“锡熔点低,先熔化;铅熔点高,后熔化,这样混合得更均匀。”林砚蹲在炉边,不时用铁钎拨动陶罐,“温度不能太高,不然合金会氧化发黑,韧性就差了。”
半个时辰后,陶罐被取出,里面的合金已变成银白色的液体,表面泛着细腻的光泽。阿瘸子将合金液缓缓倒入黏土模具——模具是青藤族的人按图纸刻的,分弹壳模和弹头模,弹壳模内部刻有细密的纹路,能让弹壳成型后更方便握持。
第二天一早,模具冷却,敲开黏土后,一排排银灰色的弹壳和弹头雏形露了出来。弹壳底部预留了火帽槽,侧壁有一圈凸起的防滑纹;弹头则是粗坯,尖端还带着毛边。阿树立刻带着木工们用细砂纸打磨弹头,每一个都磨成标准的六十度锥角,尖端锋利得能划破兽皮。
火帽的制作最为精细。红羽将仅有的铜料敲成薄如蝉翼的铜片,用特制的小冲头冲压成碗状,里面装进少量“雷汞”——这是林砚用汞矿石和硝酸(通过硝石与硫磺反应制取)提炼的,撞击后能产生火星引燃火药。“火帽一定要封紧,不能漏雷汞,不然容易受潮失效。”林砚反复叮嘱,亲自检查每一个火帽的密封性。
装填火药是最关键的环节。林砚制作了专用的“量药勺”,每一勺刚好能装一钱火药——这是经过多次试验得出的最佳用量,既能保证推力,又不会因压力过大炸膛。阿瘸子带着工匠们坐在铺着兽皮的石桌上,用小勺将火药缓缓装进弹壳,每装三发就用秤称量一次,确保用量精准无误。
“装弹头时要轻压,不能太用力,不然会把火药压实,影响燃烧速度。”林砚示范着将弹头压进弹壳口,弹壳口的轻微弧度刚好能卡住弹头,既不会脱落,又能在发射时被火药燃气顺畅推出。最后,他将火帽轻轻按进弹壳底部的火帽槽,“咔嚓”一声轻响,火帽牢牢嵌住,一个完整的定装子弹终于成型。
三天后,第一批二十发子弹整齐地摆放在石桌上。银灰色的弹壳泛着柔和的光泽,尖弹头闪着冷光,火帽在阳光下呈暗红色,每一发都大小一致、纹路清晰。族人们围在桌旁,忍不住伸手触摸,却又小心翼翼,像是在触碰易碎的珍宝。
“该试射了。”林砚拿起“磐石”步枪,又将子弹装进兽皮弹袋,“这次试射三百步、四百步、五百步三个距离,还要测装弹速度。”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星尘试炼:部落崛起请大家收藏:(m.qbxsw.com)星尘试炼:部落崛起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