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亥轻拍自己腰间利刃,语带讥诮:“父皇怜我年幼,特赐承影于我,愿借神兵之名,得享天道庇佑。”
承影乃上古遗兵,铸于商周之际,春秋时藏于卫人孔周之手。
六国既灭,天下兵刃尽归咸阳,此剑亦入秦宫,成为嬴政私藏。
其剑无形无质,唯存其影,素有“优雅至极”之称。
胡亥言毕,微微仰头,眼中尽是倨傲之色。
周围群臣虽远立阶下,却皆听得清楚。
然无人敢应一声,更无一人出言附和。
大秦至今未立储君,嫡位空悬已久。
然朝中上下,对此事缄口如瓶,莫敢议论,遑论插手。
众人目光齐刷刷落在嬴白身上,皆想听他如何回应。
嬴白轻瞥胡亥一眼,唇角微扬,语气淡漠:“生来为君者自当执掌权柄,命如草芥之徒,岂配佩此雅剑?你当真以为自己够格?”
话音落下,四周顿时响起一片抽气之声。
谁也没料到,嬴白竟会如此直白地羞辱胡亥。
毕竟胡亥深受宠爱,又有重臣为师,在诸位公子之中地位特殊,旁人无不退让三分。
嬴白虽是第五子,平日却极少张扬,行事谨慎,今日这般锋芒毕露,实在出人意料。
其实他并非不懂隐忍。
此前蛰伏,只为积蓄力量,静待大劫降临。
如今局势已不容遮掩,再藏头缩尾又有何用?
胡亥?
不过是个跳梁小丑罢了!
胡亥被噎得脸色发青,久久才找回声音,颤抖着手指指向嬴白:“你……你竟敢如此无礼!”
“无礼?”嬴白眯起双眼,寒光掠过瞳底,“我长于你,乃兄也。弟不敬兄,是为逆伦。秦法如山,莫非你想亲身领教?”
一旁低头默立的李斯,此时悄然抬眼,目光在嬴白脸上停留片刻。
正当胡亥怒不可遏,欲发作之际,一道身影从殿内缓步而出,挡在他身前。
正是中车府令赵高,亦是胡亥之师。
他面上笑意温润,拱手向嬴白道:“公子息怒,陛下召诸公子与大臣入殿议事。若因争执惊扰圣听,恐有不妥。还请入内。”
嬴白凝视眼前之人。
这赵高,与他记忆中影视剧里的形象截然不同。
那些戏文里,赵高总是一副奴颜婢膝的模样。
可眼前的男子,身躯挺拔,气势凛然,哪有一丝卑躬屈膝之态?
后来嬴白才知,那些演绎不过是蒙骗世人。
赵高早年曾为嬴政近身郎卫。
郎卫为何物?乃是帝王贴身护卫,生死相随。
试问,谁能容忍一个佝偻懦弱之辈握刀立于驾侧?
当年蕲年宫变,嫪毐密谋作乱,正是赵高率先察觉,密报嬴政,方才扭转乾坤。
自此,嬴政始信其忠勇,授以中车府令之职,掌管御驾出行。
天子所乘,必由其亲驭,随行左右。
如此要位,若无堂堂仪表,何以镇百官、慑四方?
燕太子丹曾命荆轲行刺嬴政,大殿之上群臣惊乱,唯有两人挺身而出。
一人是随侍的太医夏无且,他举起药箱猛击荆轲,为嬴政争取了拔剑之机。
另一人则是从殿外疾奔而入的赵高,空手闯入险境,毫无畏惧。
宫中禁卫不得携带兵器,赵高入殿亦未持寸铁,却能在危急时刻现身护驾。
这两次舍身相救,令嬴政对赵高信任至深,几近无可替代。
赵高不仅忠勇,更勤勉自律,通晓秦国律令如掌上纹路。
秦法苛细,一字之差便可定生死,嬴政阅奏时常需翻检典籍。
但有赵高在侧,如同行走的律书,无需再劳神查证。
他还精通剑术,虽无人亲眼见过其出手,但胡亥成年后,他便成了这位公子的剑术授者。
嬴白心中清楚,有些人表面赤诚,实则藏锋于暗。
赵高此人,极可能是披着忠臣外衣的深谋之徒。
嬴白瞥了一眼赵高,随即转身,佩剑登阶步入大殿。
能佩剑入殿者,历来寥寥无几——唯有诸位公子与昔日武成侯王翦享此特权。
一场无声的角力悄然收场。
胡亥站在原地,面色铁青,手紧紧攥住剑柄不放。
赵高回首轻笑,语气温和:“公子,陛下尚在等候,莫负圣意。”
话语轻巧,却似暗藏利刃,胡亥听得出,目光却仍死死盯住嬴白背影。
“诸位大人,请进。”赵高退步侧身,将殿门让予李斯等人。
右相李斯、左相冯去疾、通武侯王贲、上卿蒙毅逐一迈步而入。
每过门槛,心头皆泛起一丝疑虑。
那个曾低调隐忍的五公子嬴白,今日为何公然显露锋芒?
是要夺嫡争位?
抑或另有图谋?
巍峨大殿之内,巨柱林立,高逾十丈,撑起浩瀚穹顶。
顶上无雕饰,唯有一幅巨大地图铺展其上。
那是大秦扫平六国后绘就的天下全貌,东抵沧海,西达河内。
自有人类以来,从未有过如此辽阔的疆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秦:隐忍十年,榜现我杀疯了请大家收藏:(m.qbxsw.com)大秦:隐忍十年,榜现我杀疯了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