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的晨光像一层融化的银,轻轻淌过守拙园的每片瓦当。林砚站在凝露轩的亲水台边,手里托着块缅甸紫檀木——这是卡米拉从秘鲁雨林寄来的,木面上还凝着晶莹的晨露,顺着天然的水纹榫纹路缓缓滚动,在阳光下折射出细碎的虹光。他要将这块木料与本地的金丝楠拼接,做一具露语长笛,在笛身的音孔卯里嵌上三十七个国家的露珠结晶,让笛声能随晨露的湿度变化音色,像支会呼吸的自然牧歌。
导露槽的弧度差了半厘!阿明举着个牛角量规跑过来,量规的转轴榫用了叙利亚的橄榄木心,边缘被露水浸得泛着浅黄。少年的粗布短褂前襟沾着草叶上的露水,裤脚还带着田埂的湿泥,按《乐律书》里的水音法,槽身必须呈自然抛物线,才能让露水顺着引流榫均匀渗入音孔,不然高音会发飘。
林砚接过量规,指尖触到牛角与木头衔接处的温润。十五年前他初学曲线卯时,苏爷爷总用竹笛敲着工坊的窗棂说:木头遇水会活,乐声带露才润。现在这量规的刻度纹里还留着当年练习时的墨渍,反倒成了最灵敏的湿度感应器。他将量规贴在紫檀木的曲面上,晨光恰好穿过水汽,在木头上投下道流畅的光带,正好与阿明画的弧线重合,差半厘就修半厘,他对儿子说,做乐器和待人一样,既要顺其天性,又要守其规矩。
苏棂溪端着个竹编托盘从曲桥走来,托盘的篾条榫用三股竹丝绞缠而成,盘沿的包边卯裹着层细麻,是南非的玛莎寄来的剑麻纤维。盘里摆着两碗荷叶粥,粗瓷碗的碗沿榫特意做了内收的弧度,能接住蒸腾的水汽凝成的露珠。用今早荷叶上的露水熬的,她把粥碗递到林砚手里,指尖抚过他虎口的薄茧——那是常年握刻刀磨出的,沾了露水后更显清晰,里面加了秘鲁的可可粉,卡米拉说雨林里的老人用这个配方安神,比茶还管用。
粥碗里的热气在凉空气中凝成细小的水珠,顺着碗沿滴落在亲水台的木板上,洇出一个个深色的圆点。台边的万国露池里,三十七个国家的水生植物正舒展叶片:中国的睡莲、叙利亚的水橄榄、南非的凤眼莲、秘鲁的可可浮叶......叶片上的露珠在晨光里滚动,像无数颗被遗忘的珍珠,坠入池中的接露榫铜盆,发出嘀嗒嘀嗒的轻响。
张叔把集楼榫卯架搭好了!赵爷爷的声音从凝露轩后传来,老人拄着的竹杖头镶着块玛瑙,是用阿明教的嵌宝卯固定的,敲在青石板上作响。张叔跟在后面,手里举着个多层木架,每层的接露盘都刻着不同的花纹,这架子的层叠榫用了三十七个国家的硬木,他指着架上交错的托板,每层的滤水卯能分离露水和杂质,收集的露水泡茶,比山泉还甘洌。
留守儿童小宇抱着个木盒子从露池边钻出来,盒子的翻盖榫做得像片半卷的荷叶,打开后里面铺着层吸水棉,放着三十七个小瓷瓶,每个瓶里都装着不同国家的露水。林师傅,我做了个露语盒孩子的布鞋沾着池边的青苔,额角还挂着颗晶莹的露珠,眼睛亮得像浸在水里的黑曜石,里面藏着各国孩子录的鸟鸣,等露水蒸发时,声音会顺着传声管飘出来,像真的鸟儿在唱!
林砚打开木盒,瓷瓶里的露水在晨光里泛着微光,瓶身贴着的标签是用桑皮纸做的,上面的国名是小宇用露水写的,干了后留下淡淡的水痕。小宇刚来守拙园时总在露池边发呆,说想把露水寄给城里打工的妈妈,现在却能在木头上做出密封卯,去年他做的露藏瓶,到现在还能闻到里面保存的荷花露香。咱们把盒子挂在集露架的最高层,林砚帮孩子把盒盖扣紧,让晨露带着鸟鸣飞遍整个园子。
露水最浓时,孩子们开始在万国露池边插木牌。阿明用栽桩榫固定木牌,中国的楠木牌刻着白露·莲开,叙利亚的橄榄木牌写着露降·水绿,南非的乌木牌记着露凝·风清,秘鲁的紫檀木牌标着露白·叶舒......三十七个木牌在池边排成圈,牌身的吸水纹浸在露水里,渐渐晕出深浅不一的水迹,像幅会生长的水文图。
莱拉的视频连线通了!苏棂溪举着平板电脑朝亲水台挥手,屏幕里的叙利亚分园正泛着晨雾,哈桑站在新挖的储露池边,池沿的防塌榫用的是中国的夯土法,却在边缘种满了橄榄苗。孩子们在做露水拓他指着池边的白布,上面拓着片巨大的水橄榄叶露痕,用你教的宣纸吸墨法,说要把这些露水的影子寄给你们,让中国的清晨也有叙利亚的叶香。
屏幕里的阿米娜举着片荷叶对镜头晃,叶上的露水聚成颗大水珠,随着她的动作轻轻晃动,水珠里倒映着个小小的人影,正是阿明的轮廓。露中影少女的声音带着晨露的清甜,阿明你看,露水能装下整个世界,就像咱们的话能装下彼此。
阿明的脸地红了,抓起块楠木牌就往池边跑。他要把中国的牌和叙利亚的牌挪得更近些,木牌的倒影在露池里交叠,像两条在水中相拥的鱼。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榫卯赘婿请大家收藏:(m.qbxsw.com)榫卯赘婿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